白宫数字资产报告释放模糊信号 比特币国家战略仍停留在纸面

2025年7月30日,美国白宫发布了一份长达166页的重磅报告,标题雄心勃勃:《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报告中,“加密货币”一词被提及391次,“比特币”也被点名130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份对数字资产产业全面支持的宣言,似乎标志着美国要在全球加密领域率先确立主导权。然而,仔细阅读后不难发现,尽管言辞激烈、愿景远大,但真正让市场关心的核心议题——国家级比特币战略储备——却并未落地,甚至连最基本的时间表、执行路径或配套机制都语焉不详。

 

报告再次重申了特朗普政府在3月份签署的行政令中提到的“建立比特币国家储备库”这一目标,但并未在此基础上做出任何实质性推进。整个章节中,对所谓“战略储备比特币”的描述更像是一种政治口号的回放。在缺乏明确操作细节的情况下,这项原本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国家级储备计划,目前看起来依旧停留在PPT阶段。

 

除了比特币储备的“缺席”,该报告的核心内容也透露出截然不同的政策倾向。首先是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明确否定。白宫在报告中严词拒绝发行由政府主导的CBDC,理由是这种货币可能对个人隐私构成威胁,并可能削弱商业银行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立场明显有别于欧洲、亚洲乃至非洲一些国家正在推进的数字货币政策,反映出美国政府在货币控制与金融自由之间更倾向于后者。

 

与此同时,报告却对稳定币表现出明显支持态度。白宫将稳定币定义为“数字时代美元的延伸工具”,鼓励私营企业发行锚定美元的稳定币,作为巩固全球美元主导地位的“数字护城河”。在这一逻辑下,稳定币被赋予“数字美元大使”的角色,被视为美国金融体系对外输出影响力的新工具。这种做法一方面回避了政府直接发行CBDC可能引发的权力集中争议,另一方面又借助私营部门的灵活性,加速推动美元数字化进程。

 

除了货币策略,报告在监管和税收方面也释放出改革信号。它明确建议国会立法授予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加密货币现货市场的监管权,以结束现有SEC与CFTC之间的权责拉扯。而在税收方面,财政部被要求重新审视加密资产领域的征税标准,尤其是对质押收益、挖矿收入及NFT交易所得的处理方式,需要更加清晰与合理,避免当前普遍存在的税务不确定性。

 

尽管白宫在报告中多次使用“创新”、“自由”、“领导力”等关键词,意图塑造一个科技开放、产业友好的政策形象,但在最关键的比特币国家战略上却表现出明显的犹豫与模糊。加密政策顾问Bo Hines在播客中回应比特币储备问题时更是用“预算中立”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搪塞质疑。他没有披露任何具体持仓数据,仅表示“会在不影响财政预算的前提下进行增持”。这种说法不仅无法打消市场疑虑,反而进一步凸显出白宫在比特币战略上的不确定性。

 

更令人困惑的是,美国政府自身在比特币资产上的认定也存在巨大混乱。根据链上分析公司Arkham的数据,美国政府历年来通过各种查封手段已累计掌握约19.8万枚BTC,市值超过230亿美元。但司法部的公开数据却显示,仅有不到3万枚BTC被正式没收。这一数量级的差异,源于“查封”与“没收”在法律定义上的根本区别。比如FBI曾扣押Bitfinex黑客事件中的9.4万枚BTC,但因司法程序未完结,这批比特币仍不算政府资产。换句话说,目前美国政府无法确认自己到底真正拥有多少比特币,更谈不上用其建立稳定、可执行的战略储备系统。

 

在联邦层面踟蹰不前的同时,多个州已率先行动。德克萨斯州早在3月6日就通过了《州比特币储备法案》,宣布州政府可将部分财政盈余转换为比特币资产。随后,包括亚利桑那、新罕布什尔、犹他等在内的30多个州也启动了类似立法,意图在政策真空期率先囤积加密资产。7月24日,美国司法部申请没收的20.2枚比特币中,首次明确提到“将纳入战略储备”。尽管规模有限,但这表明美国政府正尝试通过执法过程中的“副产品”悄然增持比特币,从而实现所谓的“预算中立战略”。

 

不过,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整份报告也充斥着浓厚的政治算计色彩。特朗普政府在推动国家加密战略的同时,也频频将数字资产作为政治工具使用。今年1月,特朗普推出个人代币$TRUMP,总量10亿枚,自家基金会持有高达80%。该币上线仅1小时成交额破10亿美元,但随即暴跌,引发投资者巨亏,约2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而特朗普家族却稳稳套现近1亿美元。这一操作引发公众对“总统发币,韭菜买单”的道德争议。类似的事件也在其他国家上演,如阿根廷总统米莱效仿发行代币LIBRA,30分钟内市值暴涨至43亿美元,最终破裂引发国内轩然大波。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梅拉尼娅币上线当天,$TRUMP暴跌60%”,讽刺地指出“共识”在现实中不过是利益游戏的幌子。

 

归根到底,这份报告更像是一份为竞选服务的政策样本,既要讨好自由派反对CBDC,又要满足华尔街对稳定币利润的期待,同时不忘用“领导全球加密技术”这样的宏大叙述吸引硅谷与风投的青睐。它所描绘的国家加密愿景虽然宏伟,但在比特币等核心资产上的执行层面仍显乏力。当前,比特币是否具备国家战略地位尚无定论,监管职责依旧悬而未决。SEC与CFTC的权限博弈仍在持续,而真正决定性的一步——立法确认国家战略储备或引入结构性投资机制——依旧遥遥无期。

 

距离美国大选仅剩数月,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使市场陷入观望状态。加密世界并不缺乏长远的规划蓝图,它所需要的,是一枚实打实的政策子弹。166页的白宫报告也许言辞激昂,但只有当国家真正踏出那一步时,它的价值才不会止于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