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十年崛起:构筑链上资本市场的新金融基础设施

摘要

 

十年间,以太坊从一项实验性技术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随着稳定币、DeFi、RWA(真实世界资产)和数字资产财库(DAT)的快速发展,机构资本正加速向以太坊汇聚。Pantera Capital 合伙人认为,监管清晰化、技术演进和以太坊基金会的改革共同构成了以太坊长期价值的坚实支撑,标志着链上资本市场时代的全面到来。

 

以太坊的愿景起源:从比特币理想到链上计算平台

 

在2013年,年仅19岁的Vitalik Buterin在撰写《比特币杂志》时,洞察到了比特币在脚本可扩展性上的不足。他构想出一种通用图灵完备的区块链平台,能够支持任意去中心化应用逻辑,以满足更复杂的金融与非金融场景需求。

 

这一愿景最终催生了以太坊的诞生——一个开放、无需许可、支持智能合约的全球区块链计算平台。从最早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Augur,到2017年引发ICO狂潮的代币发行工具,再到今天的稳定币清算主干网,以太坊始终站在应用层创新的最前沿,成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与资金,构筑起庞大的生态系统。

 

Pantera Capital早在2017年就识别到这一潜力,不仅投资了多个早期DeFi项目如0x,还设立了专门的ICO基金,成为以太坊资本市场起步阶段的重要参与者。

 

十年发展:以太坊如何构筑链上资本市场底座

 

2025年,以太坊迎来上线十周年。与许多技术项目昙花一现不同,以太坊已成长为稳定币、DeFi协议、资产代币化、NFT、DAO乃至链上支付的核心基础设施,市值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比特币。

 

关键特征包括:

 

- 主导稳定币清算网络:USDC、USDT、DAI等主流稳定币大部分都在以太坊主链或其Layer 2上运行,占全球稳定币清算总量的近50%。

 

- 承载DeFi主流协议:如Uniswap、Aave、Lido、MakerDAO等,成为全球最活跃的链上金融市场。

 

- 支持资产代币化浪潮:从国债到股票、再到基金份额,以太坊正在成为RWA发行的首选链。

 

- 升级不断演进:从PoW转向PoS后,上海升级、Dencun升级及blobspace的引入持续提升网络效率与成本结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ENIUS法案》的通过,为稳定币赋予了明确的联邦监管框架,使得以太坊这一主要发行与结算平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背书与资本吸引力。

 

Pantera生态布局:从USDC到Arbitrum的深度投资网络

 

作为全球领先的加密投资机构,Pantera Capital在以太坊的关键生态板块进行了深度布局:

 

- Circle(USDC):支持市值超过600亿美元的稳定币USDC,其在以太坊上的交易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成为链上支付与清算核心工具。

 

- Arbitrum:作为领先的Layer 2解决方案,已处理超18亿笔交易,累计DEX交易量超5450亿美元。Pantera助力Robinhood在其上发行代币化股票,标志链上金融正式进入证券化时代。

 

- Ondo Finance:打造链上美债市场,推出USDY稳定币,将传统债券收益引入以太坊生态。

 

- Morpho:构建更高效的借贷协议,极大提升资本利用效率,单年内即突破10亿美元存款量。

 

- BitMine / Bitwise:协助发行现货ETH ETF,并通过DAT机制将企业资金配置为以太坊储备,推动ETH从交易资产向储备资产的价值转型。

 

通过以上生态布局,Pantera不仅在推动以太坊的功能拓展,也积极参与其金融基础设施重构,形成了从清算层、扩容层、资产层到资本市场层的全面覆盖。

 

机构需求崛起:数字资产财库(DAT)成为结构性价格支撑

 

进入2025年,机构资金开始以多种方式大举配置以太坊资产,其中DAT机制(Digital Asset Treasury)成为关键通道。

 

- ETF流入激增:仅7月,美国新批ETH现货ETF吸引超18亿美元资金。

 

- 企业配置激增:SharpLink持仓达36.1万ETH,BitMine仅16天就增持超过20亿美元ETH。

 

- 长期锁仓趋势:ETH流通量持续减少,市场浮动供应不断收紧。

 

DAT的运作逻辑不仅仅是持有ETH,更通过财务工程与市场策略实现资产价值的复利增长。由于这些公司具备融资成本低、可质押、能创造收益等优势,其买入行为对市场流动性构成实质性影响,推动以太坊价格出现非投机性的结构性上涨。

 

政策转向与基金会改革:从逆风到顺风

 

以太坊的发展曾长期遭遇监管不确定性与基金会内部低效管理的双重阻力。而今,这些“逆风”正在转化为“顺风”:

 

- 政策端:GENIUS法案授予稳定币联邦级监管框架,使得链上清算与支付具有法律保障;美国SEC对现货ETF态度转暖,也标志ETH正获得机构认可。

 

- 治理端:以太坊基金会完成组织架构重组,精简管理层、重组协议开发团队、推动路线图提速。聚焦扩容、DeFi集成、用户体验提升,提升其对机构和开发者的吸引力。

 

这一改革潮流让以太坊不再是一个“去中心但低效”的开发平台,而是逐步演进为具有现代治理能力的金融科技底层。

 

结语:结构性变革下的链上金融未来

 

稳定币的普及、RWA的爆发、机构资本的入场、ETF和DAT的协同发展,正在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一次深度链上化重构。而以太坊,恰处于这场变革的中心:

 

- 它是最重要的稳定币清算网络

 

- 是链上资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 是政策突破后最受机构欢迎的公共链

 

- 也是未来链上资本市场的最稳基石

 

正如Pantera所强调的,这场革命不依赖于单一产品的爆发,而是多个复杂系统的协同解决。数字资产财库、链上基金、代币化资产与稳定币共同构成了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拼图,而以太坊则是这一切的共同连接层。

 

未来十年,以太坊能否像互联网底层协议一样,成为新金融秩序的标准接口,将取决于其持续演化的能力与生态各方的共同努力。但至少从今天来看,它已不再是实验,而是一场真正的基础设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