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在成立十年之际,迎来了一场既怀旧又前瞻的重要对话。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日做客由Ryan与David主持的Bankless播客,回顾了以太坊过去十年的历程,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场长达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不仅涵盖了技术演进、生态经济与治理模式等核心议题,还展现了Vitalik对隐私、Layer 2扩展策略以及ETH财库储备理念的思考。
尽管Vitalik一向谨慎回避直接评论ETH价格,但在谈及生态凝聚力时,他坦言ETH已成为以太坊经济体系的核心纽带。他指出,社区团结在ETH这一资产周围,意味着不仅仅是投机行为的集中,更是价值认同与网络安全的强化。对于以太坊财库储备模式,他认为由机构和组织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持有ETH,不仅能增强以太坊的经济韧性,还能为更多用户提供多样化的ETH投资敞口。这种协调行为在他看来是“有益且有价值”的,因为它在制度层面支持了ETH作为网络底层资产的地位。
在技术愿景方面,Vitalik将“隐私”定义为继去中心化之后的下一个重大前沿。他强调,以太坊需要一条兼顾原则性与可用性的隐私路线图,其中零知识加密(ZK)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他描绘了一个未来场景:钱包默认具备隐私功能,非托管隐私资金池能够实现可扩展运作,隐私权不仅属于技术极客或灰色市场用户,而是面向所有人的基本功能。Vitalik提出,以太坊的隐私构建必须兼顾技术架构与社会认同,就像他打趣引用的“青铜时代鲻鱼”模式——前端体验必须亲和易用,后端机制则要稳健合规,从而实现技术与文化的双重落地。
谈到网络扩展与架构分工,Vitalik重申了他对Layer 2“Barbell策略”的信心。在外界对2024年L2网络碎片化的担忧声中,他依旧坚持认为这一策略能让以太坊主网保持精简、中立和高度安全,同时将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的创新留给L2来探索。在这种模式下,L2承担着为日常交易与新型功能提供高性能环境的角色,而L1则继续充当最终的去中心化结算与安全锚点。Vitalik指出,加快提现速度、优化分片费用以及扩大ETH计价资产的使用,是L2进一步繁荣的关键步骤。他相信,随着L2功能的持续增强,它们将更紧密地围绕以太坊主网运转,使整个生态的引力场不断增强。
这次访谈不仅是一次技术与经济层面的对话,也是一次价值观与战略选择的公开呈现。以太坊在过去十年的演进中,经历了从早期智能合约实验场到全球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的转变;而未来十年,它或将进入以隐私保护与多层网络协同为核心的新阶段。Vitalik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是:ETH不仅是网络的经济中枢,更是实现技术目标与生态治理稳定的关键支点。无论是隐私技术的落地,还是Layer 2策略的深化,抑或财库储备模式的推广,最终目的都是让以太坊在下一轮技术与经济周期中保持竞争力与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