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届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之一、负责银行监管的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她当前的重点仍然是履行监管职责,包括推动修改大型银行资本规则和应对所谓的“去银行化”(debanking)问题,而对于是否有意接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则避而不谈。鲍曼强调,专注当前工作是她的首要任务,并呼吁银行业和监管机构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等新兴科技领域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否则银行体系在未来经济中可能面临边缘化风险。
鲍曼指出,美联储正在对大型银行资本规则进行全面审查,计划调整部分关键要求以降低大型银行的负担。这项工作预计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提出新方案,并在8月底前征求公众意见。新资本规则将以风险为基础,显著不同于拜登政府时期提出的庞大版本,可能降低部分子公司资本金要求最多27%。鲍曼表示,这些改革措施与美联储主席人选无关,将继续推进,以确保监管政策与市场实际风险匹配。
在监管文化方面,鲍曼重申美联储正在缩减对“声誉风险”的关注,回应银行团体和共和党议员的长期呼吁。过去,美联储审查过程中曾将银行的声誉风险纳入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争议,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对特定客户或企业的不公平对待。特朗普政府近期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监管机构将声誉风险从指导意见和培训材料中剔除,并调查银行是否存在非法拒绝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情况。鲍曼表示,她将推动建立更加透明和公平的监管环境,让银行能够在不受过度声誉风险约束的情况下运作。
在货币政策立场上,鲍曼重申支持降息的观点。她回顾了7月FOMC会议上自己与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一同提出异议的情况,当时二人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多数意见,成为30年来罕见的对立票。鲍曼强调,这一立场并未改变,即便市场和政策压力增大,她仍坚持认为适度降息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当前期货市场预测9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高达83%,显示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除了传统银行监管与利率政策,鲍曼在怀俄明区块链研讨会上呼吁银行业和监管机构正视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带来的机遇。她认为,如果监管体系不能适应新技术,银行体系可能在未来经济中逐渐失去核心作用。鲍曼强调,监管机构应与行业界保持更多互动,帮助理解区块链及其在欺诈防控、支付和合规等方面的潜力,同时倡导建立更开放的技术采纳文化。
针对美联储内部员工,她提出允许持有少量加密货币产品的建议,认为实际操作经验有助于监管人员更好理解市场活动和数字资产运作机制。鲍曼以滑雪类比说明,实践操作无法被理论替代,持有“极小金额”的数字资产可帮助员工形成对风险和流程的直观理解。这一立场也体现出特朗普政府下监管机构对加密行业更加友好的态度,意在吸引和留住具备数字资产专业技能的银行审查人才。
鲍曼的发言传递出三个核心信息:其一,她对美联储主席职位保持谨慎态度,当前关注手头监管工作和制度改革;其二,她呼吁银行业和监管机构转变对新兴技术的思维方式,接受人工智能、区块链及数字资产的潜在价值;其三,她继续支持适度降息,并推动资本规则改革以减轻大型银行负担。这些立场显示出她在货币政策、监管文化和金融科技应用方面的综合考虑,体现出未来美联储在数字金融和银行监管领域可能采取更灵活和技术导向的策略。
整体来看,鲍曼的言论不仅对金融市场有即时影响,也为未来美国货币政策和监管趋势提供了重要信号。随着数字资产和人工智能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监管机构如何平衡风险防控与创新推动,将成为影响美联储政策效果和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鲍曼的观点可能预示着,美联储在未来不仅需要应对传统金融风险,还将更加注重技术演进对银行运营和经济增长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