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掀起了一场围绕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的政治风暴。特朗普公开呼吁库克辞职,理由是她涉嫌在抵押贷款申请中提供虚假信息。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罢免行动得逞,特朗普将有机会任命更多理事,从而在七人组成的美联储理事会中占据多数席位,显著增强白宫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领域的影响力。
目前,美联储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领导下,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相对独立。今年以来,特朗普多次公开要求美联储大幅降息,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提振经济和股市。但鲍威尔始终未被说服,坚持在通胀压力缓解前维持谨慎立场。特朗普的指责不仅集中在利率政策上,还涉及美联储建筑翻修成本超支等问题,显示出白宫与美联储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
库克的任期直到2038年才会结束,她已明确表示不会因政治压力而辞职。这一表态使得特朗普面临更复杂的法律与政治程序,无法通过简单施压来达到目的。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试图改变美联储长期以来保持独立性的传统,而此举很可能会在政界、学界和金融市场引发更广泛的争论。
有媒体评论称,特朗普此次行动与其在其他联邦机构的做法一脉相承——通过更换董事会成员来改变机构决策走向。此前,加州联邦参议员希夫(Adam Schiff)和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詹姆斯(Letitia James)也曾因政治立场与白宫发生正面冲突,遭遇过类似的政治手段。这显示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正加快布局,试图在多个关键机构中扩大影响力。
如果库克最终被罢免,特朗普将有机会提名多达四位美联储理事,使其在七人理事会中占据多数。目前他已经在第一任期内成功任命了两位理事,近期又提名了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填补由拜登任命的阿德里亚娜·库格勒(Adriana Kugler)提前离职后留下的空缺。如果再增加一位人选,特朗普的提名者将可能在理事会中形成多数派,这将使白宫在美联储银行监管、政策方向乃至高层人事任命等问题上拥有更大话语权。
不过,分析人士也提醒,掌握理事会多数席位并不等于完全控制货币政策。美联储利率决策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负责,该委员会包括七位理事、纽约联储主席以及其他地区储备银行行长。地区行长中仅有四位拥有投票权,并且每年轮换。这意味着,即便特朗普的提名者在理事会内占据多数,仍需在FOMC内部争取更多成员支持,才能推动大幅降息或其他激进政策。
此外,新任理事是否会完全遵循白宫的政策意图也存在不确定性。特朗普第一任期提名的鲍曼(Michelle Bowman)和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近期在利率问题上就表现出了独立性。他们在7月的FOMC会议上支持小幅降息,但沃勒同时强调央行独立性的重要性,警告政治干预可能会破坏市场对美联储的信任,导致通胀预期和利率水平上升。这种态度表明,即便特朗普未来任命更多“自己人”,他们也未必在所有问题上都与白宫保持完全一致。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鲍威尔的未来去向。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明年5月届满,按惯例,卸任主席后多数人会选择离开理事会。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库克提前离职,鲍威尔可能会选择继续留任理事一职,直至其2028年任期结束,以维持美联储在政治压力下的独立性。市场普遍预期,如果鲍威尔决定留任,他可能成为制衡白宫意图的关键力量。
NatAlliance Securities国际固定收益主管布伦纳(Andrew Brenner)在报告中写道:“如果库克被迫离开,鲍威尔很可能会坚持留在理事会,以确保在未来几年内美联储的政策制定不会完全沦为政治工具。”
总体来看,特朗普推动罢免库克的行动,既是对个人的直接攻击,也是其在更大范围内寻求掌控美联储的战略布局之一。然而,美联储内部的制度设计、理事会与FOMC的职权划分、以及部分理事的独立立场,都使得白宫想要完全主导货币政策面临不小阻力。未来几个月,库克的去留、鲍威尔的决定、以及特朗普对美联储人事安排的推进速度,都将直接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和全球金融市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