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Uweb组织的2025美国硅谷Crypto产业游学团。这是我第一次全程参与这种形式的游学。过去,我对游学的印象并不高,总觉得一群陌生人临时凑在一起走马观花,难以真正获得有价值的收获,尤其当看到别人写的游学总结充斥着夸张赞美和广告感时,更加怀疑其真实性。然而,这一次的亲身经历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收获远超预期。
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我曾多次前往,对很多企业和行业有所了解,但这次游学的特殊之处在于佳宁校长的组织与二十几位团友的互动,使得我们能将各自的资源和视角汇聚,形成一种高强度的知识和经验碰撞场域。这种“聚合效应”不仅拓展了信息面,也触发了许多新的思考。回到澳洲整理沉淀后,我认为有必要将这次游学的主要收获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
这次游学的体验和收获也让我重新审视之前在香港的Crypto观察。通过对比,我对香港Crypto的产业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趁记忆犹新,我决定先分享硅谷行的总结,为接下来整理香港游学内容做铺垫。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察和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rypto新一轮繁荣已成共识
硅谷之行的最直接感受,是美国科技界对新一轮Crypto繁荣的高度乐观。无论是深度参与Crypto的创业者,还是持谨慎态度的观察者,几乎一致认为行业将迎来大规模繁荣。这种乐观并未依赖全球跟随,仅凭美国政策、资金和技术优势,就足以支撑行业的爆发。
这一判断的根源在于特朗普政府的Crypto政策。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与市场结构法案(CLARITY Act)推动了制度创新,而特朗普团队核心成员积极入局,形成政策与资本的叠加效应。在这种环境下,硅谷的Crypto从业者普遍认为,美国不仅是繁荣的策源地,也将成为中心舞台。
这种乐观也带来了紧迫感。参观斯坦福工学院黄仁勋楼时,我看到谷歌创始人在宿舍搭建的第一台服务器,这让我思考创新环境对产业发展的长期影响。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管理选择,造就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如果区块链产业能同样抓住政策和技术机遇,未来中国在该领域也有可能拥有类似的领先优势。
稳定币大战并未如期发生
我原本预期,美国稳定币法案一通过,将引发一场“稳定币大战”,加速稳定币支付普及。然而,硅谷的观察显示,情况并非如此。虽然有机构如Hyperliquid宣布发行新的美元稳定币,但大型银行和互联网企业仍保持克制,没有形成一拥而上的局面。
我分析可能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大型机构尚未准备充分,需要时间消化政策变动。第二,法案设置的门槛和限制发挥了“先到者保护”的作用,阻止潜在竞争者迅速入局。第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创新者窘境——颠覆性技术往往与企业既有利益冲突,使内部创新部门难以推进。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所和跨境电商公司可能更具优势,而大型银行和支付公司内部的区块链部门仍处于边缘。
虽然稳定币大战尚未爆发,但这一局面仍在酝酿之中,未来仍有可能出现新的竞争高潮。
Crypto进入RWA周期大规模换筹
在本轮牛市中,比特币和以太坊已经完成上涨阶段,但“山寨季”是否会如期而至,是我关注的问题。通过交流,我判断这一轮牛市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山寨季,而是以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为核心的新一轮资产换筹。
这一判断基于三点:第一,市场主导者已由散户转向机构投资者,专业机构对RWA项目更青睐;第二,市场心态发生变化,轻率发行山寨币被视为负面指标;第三,行业主题转向RWA,优质的股权、债券等现实资产正在被上链。这标志着Crypto市场正重新回到开放系统,与现实世界发生能量交换,形成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美国Crypto的三大热点
通过一周的交流,我总结出美国Crypto产业的三大热点:币股联动、美股上链和万物交易所。
币股联动指数字资产与股票市场形成共振,目前主要表现为数字资产财库(DAT)公司操作上市模式。美股上链成为明确热点,Robinhood、Kraken和Coinbase均在推动股票代币化交易,以稳定币和RWA为基础拓展市场。第三个热点是万物交易所,即整合股票、债券、数字资产、黄金等多种资产的超级平台。这种平台虽难以完全实现,但其发展方向将深刻改造行业结构与市场规则。
硅谷的创新机制来自熟人圈层
这次游学让我更深刻理解硅谷的创新生态。硅谷的创业投资建立在“熟人圈层”之上,创业者和投资者通过同学、同事、同好等强关系形成高信任网络。圈层内的筛选和长期耦合确保了投资者的信任,也为创业者提供了稳定资源支持。这种机制不仅降低了道德风险,也极大提升了创业成功率,使硅谷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孵化特区。
硅谷的优势并非仅在于人才和技术本身,而在于将全球创新、资本、人才和制度“来料加工”,形成高效创业生态。通过熟人圈层的信任机制,创新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孵化、成长,并最终形成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总体而言,这次硅谷游学让我对Crypto产业、AI应用和创新生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硅谷不仅是技术中心,更是制度、资本与人才高效互动的产物,为全球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回顾这一周的经历,我深刻感受到,产业繁荣、制度创新与开放生态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决定未来科技发展的走向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