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正在确立现实世界资产的统治地位

现实世界资产(RWA)赛道的竞争正愈演愈烈,而以太坊正在成为无可匹敌的赢家。无论从稳定币、国债、黄金还是新兴的代币化股票来看,以太坊都展现出强大的网络效应和制度化优势。RWAs 的运作逻辑像一个加速飞轮:流动性越多,吸引力越强,机构资金随之涌入,进而带来更多产品和应用,形成正向循环。在这种飞轮效应下,幂律法则发挥主导作用,而以太坊正是这个结构性趋势中的核心承载层。

 

以太坊的网络效应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优(EVM 兼容性)、更优(以太坊 L2)、最优(以太坊 L1)。这三个层次共同塑造了以太坊在 RWAs 市场的霸权格局。

 

稳定币是 RWAs 的基石。作为最成熟、最庞大的 RWA 类别,稳定币在所有链上 RWAs 中占比高达 90%。以太坊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极其显著:仅在 L1 上就有接近 1600 亿美元的稳定币,占比 57%;如果加上所有 EVM 兼容链,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95%。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的稳定币流动性都在以太坊生态内循环。

 

不仅如此,Circle、Tether 等中心化巨头,以及 Ethena、Sky 等去中心化新贵,都将主要发行部署在以太坊上,合计超过 1500 亿美元的规模。即便是新兴的专属稳定币网络,如 Stripe 的 Tempo、Circle 的 Arc、Tether 的 Plasma,最终也都选择了 EVM 标准作为底层架构。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动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 USD1 也在以太坊上发行,市值已突破 2.75 亿美元。

 

稳定币不仅是链上经济的血液,正在逐渐成为现实世界支付与清算的核心工具。从跨境转账、机构资金管理,到日常消费与企业结算,稳定币的渗透范围不断扩大,而以太坊在该领域的统治地位几乎不可撼动。赢得稳定币,也意味着赢得整个 RWA 战争的主动权。

 

国债则代表了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资产。以太坊正在成为链上国债的天然归宿。L1 上目前已锁定 52 亿美元的国债类产品,占据 70% 的市场份额;若将更广泛的 EVM 生态计算在内,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86%。

 

BlackRock 的 BUIDL 基金就是典型案例,这是一款 22 亿美元规模的链上货币市场基金,几乎完全部署在以太坊上。它通过稳定的 1 美元锚定和每日利息分配,成为机构资金进入链上的桥梁。Fidelity 最近推出的 FDIT 代币化国债基金同样选择以太坊 L1 作为发行地。

 

当华尔街的巨头们选择以太坊时,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几乎没有理由另择它链。如今,以太坊已拥有 34 种国债相关产品,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这种网络效应不仅关乎流动性和安全性,更是一种市场共识的延续——在以太坊上发行,意味着你站在主流和最强生态的庇护之下。

 

黄金代币化市场规模尚小,但以太坊同样主宰全局。L1 上已有近 20 亿美元的代币化黄金,占比高达 78%;若加上 EVM 链,这一比例几乎达到绝对性的 99.96%。Paxos 的 PAXG 和 Tether 的 XAUT 是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黄金代币,两者几乎全部部署在以太坊上。

 

随着 2025 年黄金价格持续走高,代币化黄金的需求有望迎来加速增长。考虑到全球黄金 ETF 市场超过 2.3 万亿美元,实物黄金总市值更是超过 27 万亿美元,代币化黄金仍处于极早期。而一旦大型 ETF 发行商如 BlackRock 将黄金 ETF 迁移到链上,以太坊几乎是唯一可选的基础设施。

 

代币化股票则是目前最年轻、最具不确定性的领域。由于监管壁垒,市场规模仅为 4.2 亿美元,其中以太坊 L1 承载了 15%,并未像在稳定币和国债领域那样具备压倒性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太坊缺席。事实上,它已经拥有超过 200 只代币化股票,是 Algorand 和 XRP 的数量总和的数十倍。

 

随着 Exodus Movement 宣布将其原先基于 Algorand 的股权迁移至以太坊与 Solana,趋势已经明朗:当规模化扩张成为需求时,以太坊的流动性和开发者生态是其他公链难以比拟的。Ondo Global Markets 在以太坊 L1 上推出了 103 种代币化股票和 ETF 产品,价值 6300 万美元,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未来,当 SEC 开启代币化股票的监管绿灯时,Robinhood、Coinbase、eToro 等平台大概率会在专属的以太坊 L2 上发行相关证券。

 

宏观层面看,RWA 的格局已充分显示出网络效应的威力。以太坊 L1 控制着 1600 亿美元的 RWA 资产,占比 79%;加上 L2,这一数字上升至 1850 亿美元,占比 86%;如果包括所有 EVM 链,则高达 2000 亿美元,占据 93% 的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

 

- 93% 的 RWAs 至少与以太坊 EVM 兼容

 

- 86% 的 RWAs 至少与以太坊 L2 相连

 

- 79% 的 RWAs 直接部署在以太坊 L1

 

这种深度绑定,使得任何单一竞争链几乎没有机会撼动以太坊的霸权。哪怕是 Solana,在特定领域有增长潜力,但其生态体量、机构背书和跨市场兼容性都远不及以太坊。

 

一些批评者认为,即便 RWA 发展迅猛,也未必能直接提升 ETH 作为资产的价值。但从长期视角看,如果以太坊成为“世界账本”,ETH 就有潜力取代比特币与黄金,成为全球储备资产。ETH 的通缩机制、供应动态和无对手方风险属性,使其天然契合储值逻辑。

 

最终,RWA 战争不仅关乎资产代币化的规模,更关乎全球金融体系的底层重构。随着机构持续进场,以太坊正在成为这一切的主场。换句话说,RWA 的胜利者就是以太坊,而 ETH 则可能是未来的世界级储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