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9 日,全球最大规模的比特币洗钱案件将在英国再次开庭。距离去年首次开庭,已有将近一年时间。2024 年 10 月 21 日,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上,本案核心人物张雅迪(本名钱志敏,又名花花)曾当庭否认英国检方对其利用比特币进行洗钱及相关非法行为的所有指控。本次开庭,她的代理律师 Roger Sahota 将继续坚称无罪,强调当局扣押的比特币并非「犯罪所得」。
张雅迪究竟是谁?她为何掌握如此巨量的比特币?
蓝天格锐与比特币投资帝国
张雅迪(钱志敏)是蓝天格锐的实际控制人。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3 月,注册资本 3000 万元,对外宣传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并以「高收益」「稳赚不赔」「三世富贵」等口号吸引投资者。蓝天格锐推出多款号称短期理财产品,宣称年化收益率在 100% 至 300% 之间,例如一款产品宣称投资 10 万元,30 个月后可获近 40 万元回报。
2014 至 2017 年间,蓝天格锐非法吸收资金高达 400 亿元。2017 年产品爆雷后,钱志敏将非法所得转为比特币转移至海外,并持假护照逃往英国,导致约 13 万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随后立案调查,并抓获包括法人任江涛在内的 50 名嫌疑人,其中 28 人移送审查起诉。追赃工作持续进行,包括冻结和查扣部分资金、房产和车辆。
投资者眼中的花花
【杨飞,64 岁,受害者】
「第一次见花花时,我完全不相信她能带老百姓赚钱。她身材胖乎乎,神态木讷,但开口后声音平稳、自信,让人信服。她介绍比特币是数字货币中的黄金,不会通胀,未来一币可换一栋别墅。她还谈到国际科技趋势和中美贸易、科技及金融战,让人觉得只要跟随她投资就能规避风险。」杨飞当天投资了 20 多万元。
【叶厚德,家居建材商人】
「2014 年下半年投资蓝天格锐,我之前从未了解比特币。但花花在白板上用圈和箭头讲解区块链,让我感觉理解了,她带着我投资,比特币后来升值明显,我甚至关掉店铺,全职推广蓝天格锐和比特币。」
花花的魅力在于她能将复杂的数字货币理念,用简明的方式让普通投资者信服。这种个人魅力,使她在短短几年内吸引了大量资金与信任。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从 2017 年至 2025 年,蓝天格锐案件历时八年,昔日主角花花及其引发的投资热潮仍令人唏嘘。她敏锐的投资眼光和非凡个人魅力,吸引了 13 万投资者投入资金,总额高达 400 多亿元。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投资者中包括公检法退休人员、成功企业家等高素质群体。这不禁让人思考:花花当年的吸引力究竟来源于何处?
花花或许曾有机会成为国内知名的加密货币投资人。2014 年,她便洞悉比特币及区块链价值,并向投资者承诺「一币可换一栋别墅」。到 2025 年,比特币价格已飙升至约 12 万美元(近百万人民币)。如果当年她真为投资者购买了比特币,或许已成为带领众人致富的企业家,而非如今身陷英国囹圄。
然而,聪明才智若用错方向,则可能造成悲剧。花花的选择让她从可能的投资先驱,变成刑事案件的被告。
6.1 万枚比特币的秘密
尽管如此,花花留下的「投资头脑」也为她积累了一笔巨额财富——6.1 万枚比特币(英国警方冻结,实际数量可能更多)。按 2025 年价格计算,这笔资产价值数百亿美元,是案件中的核心焦点。
类似于美国 FTX 案,创始人入狱,但相关链上资产依然升值,Solana 公链活跃用户数和 DeFi 交易量均居全球前列。蓝天格锐案件中,这 6.1 万枚比特币也是受害者亟需追回的重要资产。
受害者维权与资产追回
为保障受害者权益,相关机构呼吁受害者积极行动,填报信息并联系专业律师事务所,选择曼昆律师事务所作为代理,联合英国律所争取冻结比特币的合理赔偿。案件的复杂性和国际性,要求律师团队不仅关注刑事审理,更需分析资产追回可能性、适用法律及最佳维权策略。
结语
张雅迪的故事,是一段从投资天才到阶下囚的悲剧,也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数字货币时代的财富机遇与法律风险。6.1 万枚比特币,背后不仅是亿万投资者的血泪,更是加密资产市场中亟待厘清的法律与道德边界。未来,谁能合法追回这笔财富,仍需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