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考虑发币背后的逻辑与潜在影响

2025年9月15日,Base 协议负责人 Jesse Pollak 在 BaseCamp 活动上透露,Base 正在探索发行网络代币的可能性。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市场关注,也让投资者和开发者对 Base 的未来充满期待。随后,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在 X 平台发文澄清,目前 Base 网络代币仍处于概念探索阶段,尚无明确的发行计划、设计方案或治理细节。Armstrong 强调,公布相关信息主要是为了公开更新 Base 的理念,并非正式的发币公告。

 

Base 为什么要考虑发行自己的代币?这将对网络生态、用户和市场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Base 自 2023 年上线以来发展迅速。作为 Coinbase 孵化的以太坊 Layer-2 区块链,Base 采用链下处理交易、以太坊链上结算的模式,目前用户仍使用 ETH 支付 Gas 费。根据 L2Beat 数据,Base 是仅次于 Arbitrum 的规模第二大 L2 网络(按 TVL 计算)。在过去 30 天里,Base 上的交易总量达到 3.28 亿笔,是 Arbitrum 的四倍多,而每秒用户操作数(UOPS)更是 Arbitrum 的七倍。目前 Base 网络锁定总价值约 50 亿美元,其中今年新增价值达到 17 亿美元。Token Terminal 显示,过去一年 Base 的每月活跃地址约为 2080 万个。

 

过去一年里,Base 生态在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取得了明显进展。Pollak 曾在 2024 年 11 月表示,Base 优先专注于产品建设而非代币激励,希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赢得开发者和用户的信任。如今,Base 已实现亚秒级、亚美分级交易速度,并扩展为开放堆栈,这为探索网络代币提供了条件。Base 发言人指出,网络代币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动去中心化,让生态更加开放、社区主导,同时吸引更多参与者进入 Base 链上经济。

 

从战略视角来看,发币也是 Base 构建以太坊去中心化 Layer-2 生态的关键一步。Pollak 强调:“Base 是一座桥梁,而不是孤岛。代币将使网络更具包容性和可访问性。”此外,美国加密监管环境的变化也是考量因素之一。分析人士认为,更加宽松的政策可能降低本土项目的政策不确定性,为 Base 发行代币提供外部条件。Coinbase 前员工 Youngblood 表示,得知 Base 探索发行代币时感到惊讶,因为他曾负责 Staking 产品时就意识到公司法律团队非常保守。

 

Base 代币如果最终推出,将产生多方面影响。首先,代币消息本身会直接推动网络活跃度。市场普遍猜测可能出现空投、质押奖励或其他激励措施,用户为了获得分配资格将更加频繁地使用 Base 网络。结合 Base 当前的 TVL 规模,原生代币的推出预计将进一步提高网络采用率,吸引开发者和资金流入。加密风投机构 1confirmation 创始人 Nick Tomaino 指出:“如果操作得当,Base 将有机会成为市值排名前五的加密货币,通过透明空投激励开发者和用户,堪称无代币链的火箭燃料。”

 

其次,代币发行将加速 Base 的去中心化进程。Base 希望通过代币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和治理,让网络的决策更加社区化。这不仅能够提高网络的韧性,也有助于增强生态的长期可持续性。

 

第三,Base 发币可能改写 Layer-2 竞争格局。目前,Optimism、Arbitrum、Starknet 等 L2 已推出原生代币,用于生态激励和治理。Base 代币将帮助其在同一起跑线与竞争对手竞争,并依托 Coinbase 的资源优势快速吸引资金、用户和开发者,为其生态占据更有利位置。

 

尽管目前 Base 代币的具体功能和分配机制尚未明确,市场已经开始关注其潜在价值。无论是作为支付工具、质押奖励,还是治理代币,Base 的发币动作都可能成为以太坊 L2 生态格局的重要节点。每一次 Base 的动态更新都可能直接影响加密市场短期情绪,甚至对 Coinbase 股价产生即时影响。

 

随着技术成熟和社区基础夯实,Base 发币将不仅是一个金融操作,更是推动去中心化、激励开发者和优化网络治理的重要战略步骤。市场对 Base 代币的期待正逐步升温,每一个细节都将成为投资者、开发者和用户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