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价值储存手段,如今正借助区块链技术焕发新的生命力。黄金RWA(Real World Asset)产品将实物黄金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成为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之间的桥梁,为投资者提供高流动性、可分割、可编程的数字资产形式。
2025年9月12日,周六福公司宣布通过子公司战略投资香港高盈证券,间接持有其15%股权。该布局旨在融合跨境支付、贵金属交易与资本市场资源,推动虚拟资产牌照升级以及现实资产代币化业务创新。这标志着又一家传统黄金企业正式进入黄金RWA赛道,显示出行业对数字化黄金的高度关注。
黄金RWA的出现为传统黄金市场带来深刻变革。长期以来,黄金交易存在流动性低、跨境交易困难、托管复杂、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全球黄金市场规模高达9000亿美元,却难以满足数字金融时代的需求。通过区块链技术,每一枚代币均由实物黄金支撑,实现了黄金资产的数字化、可分割性和高流动性,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全新的交易和结算方式。
2025年以来,全球主要金融机构纷纷布局黄金RWA。世界黄金协会计划推出“数字黄金”,构建新型交易、结算及抵押模式;台湾银行联合八家国有银行启动黄金代币化实证计划,预计年底完成首批成果。这些举措显示,黄金数字化正从概念逐步走向落地应用。
黄金RWA的价值逻辑源于黄金本身的金融、投资及实物属性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在金融层面,数字黄金提供高频交易能力,提高流动性,改善价格发现效率;在投资层面,代币化资产可将交易单位切分得更小,使中小投资者也能参与,从而具有普惠意义;在实物层面,链上黄金价格与实物黄金价值联动,保持财富效应稳定,避免虚拟与实体市场脱节。
目前黄金RWA的发行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证券型代币模式下,代币被认定为证券,需遵守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并由持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发行与交易;稳定币模式则通过锚定实物黄金,如PAXG等,确保每枚代币对应真实黄金;双代币模式中,一类代币锚定实物黄金,另一类代币用于生态治理,如兰德链金的RGT与RCT。台湾银行采用“双层架构”,银行间以联盟链代币清算,用户端仍使用黄金存摺交易,实现高效结算与用户习惯兼顾。
黄金RWA项目的盈利模式多元。管理费是基础收入来源,通常在0.5%-2%之间;交易手续费覆盖跨链和跨境交易场景;生态服务收入则通过结合NFT、稳定币、治理代币及链上应用实现闭环收益;部分项目还将托管黄金投入DeFi协议,获取流动性挖矿收益。周六福的案例表明,通过RWA创新融资模式,海外门店ROE可达到国内2-3倍,显著提升资本利用率,为企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黄金RWA的发行与运营面临严格合规要求。实物黄金必须权属清晰、无抵押或司法冻结问题,并由符合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标准的金库托管,资产来源与纯度需定期第三方审计,确保代币与实物1:1对应;代币法律属性需明确定义,否则可能构成非法证券发行;上链技术方案需保证数据安全、权利映射清晰,并进行充分信息披露;跨境发行还需遵循发行地、托管地及投资者所在国监管,包括FATF反洗钱规则和欧盟MiCA法案,并建立完善KYC/AML流程。合规是黄金RWA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前提,项目方需与监管机构保持持续沟通并借助专业法律团队设计方案。
黄金RWA的发展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黄金凭借稳定价值、全球认可度及易于托管特性,成为RWA理想切入点;同时为监管部门提供实践样本,推动相关标准成熟;技术层面,推动智能合约、跨机构资产交付等创新应用;资本市场对企业估值逻辑也随之调整,不再单纯依赖门店数量或销售额,而是评估企业的实体资产规模、金融牌照价值及RWA生态潜力。随着监管完善与技术进步,黄金RWA正开创实体消费与数字金融融合的新范式,有望成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