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谋求代币化股票交易 区块链正式进入华尔街核心

近日,纳斯达克(Nasdaq)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提案,计划修改交易所规则,允许在纳斯达克市场上交易代币化证券。换句话说,未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苹果、亚马逊等美股,有望以区块链代币形式进行交易与结算。这一举措若获批准,将成为美国主要证券交易所首例正式允许股票代币化交易的案例,也标志着华尔街核心市场首次大规模引入区块链技术。本文将详细解析纳斯达克提案的规则要点、背后动机以及可能引发的市场变革,并展望“美股上链”的发展前景。

 

纳斯达克代币化交易提案要点

 

1. 扩展证券定义,明确代币化形式

 

纳斯达克在提交的19b-4规则修改文件中,核心内容是允许会员券商和投资者将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及交易所交易产品(ETP)选择以代币化形式交易和结算。提案首先对“证券”定义进行了扩展:

 

- 传统形式:指电子化记账表示的资产所有权,本质上仍是纸质证券的数字化记录。

 

- 代币化形式:指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和转移的资产数字表示,即将股票权益以代币形式在链上发行。

 

纳斯达克明确要求,只有当代币化证券与其对应的传统证券完全同质化时,才能视为等同证券并在同一订单簿交易。具体要求包括:可互换性(fungible)、共享相同CUSIP编码,并赋予股东同等权利,包括分红、投票及清算剩余资产权利等。如果代币未赋予这些权利,或未共享CUSIP,则被视作不同产品,如衍生品或美国存托凭证(ADR)。

 

因此,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影子代币,如Robinhood「Stock Tokens」、Xstocks,实质上只映射股票价格,不代表真正股权,且通常不含投票权,仅通过现金或再投资方式提供分红,且法律关系多指向载体SPV而非上市公司本身。

 

2. 统一撮合、分流结算:交易与清算机制

 

纳斯达克计划将代币化证券与传统证券在交易层面完全打通。只要代币满足同质化要求,就共享同一订单簿,遵循相同撮合和优先级规则。换句话说,交易执行流程对投资者而言与传统股票无异。

 

差异在于结算层面:

 

- 传统股票交易通过美国存管信托公司(DTC)完成结算。

 

- 引入代币化形式后,券商可选择在清算时以代币形式结算。订单成交后,DTC在后台通过区块链将股票登记为链上代币。

 

这一设计确保:交易仍在纳斯达克撮合,价格、流动性和市场深度与传统股票完全一致,同时避免不同链、不同市场割裂流动性的问题。

 

3. 交易时段限制

 

纳斯达克提案指出,代币化股票在初期仅可在美股常规交易时段内交易(美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00及盘前盘后),暂不支持24/7全天候交易。此举旨在保障流动性与价格稳定,避免非交易时间波动对市场造成冲击。

 

4. 链上结算实现路径

 

纳斯达克代币化股票的底层结算依托DTC的“Project Ion”项目,这是一个基于Corda的许可链平台,可处理每日超过10万笔交易指令,实现T+0甚至实时交收。

 

- DTC与R3合作开发,使用私有联盟链,确保安全、监管可控。

 

- 投资者持有的代币为受监管链上记录,不会出现在公共区块链浏览器上。

 

- 前端交易仍在纳斯达克撮合系统完成,仅记账方式改用区块链。

 

这一模式兼顾了区块链透明、不可篡改的优势,同时保证监管、隐私和系统稳定性。

 

纳斯达克推动代币化的动机

 

纳斯达克希望借助区块链技术提升交易后流程效率,降低资金占用和交易对手风险,实现接近实时结算(T+0),并提供审计追踪功能,减少对账和人工错误。同时,这也是一次从底层技术革新证券结算机制的尝试,避免在全球金融科技创新浪潮中落后。

 

全球代币化资产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约2.1万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约41.9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8%。投资者和发行人对证券代币化展现浓厚兴趣,纳斯达克此举旨在将创新纳入监管体系,避免流动性割裂和市场不透明问题,同时吸引更多资本向美股市场聚集。

 

长期来看,代币化股票可在链上作为抵押品参与DeFi、融入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分红和投票,甚至开发新型衍生品或指数产品,为金融创新打开更广阔空间。

 

机遇与挑战

 

纳斯达克代币化证券交易是证券市场底层技术的一次重大升级,预计若提案获批,首批链上股票交易有望在2026年第三季度末上线。

 

投资者需注意:

 

- 短期内散户直接获益有限,交易便利性提升有限。

 

- 24/7交易、智能合约等优势更多面向机构投资者。

 

- 代币化股票仍在合规中心化环境撮合,非完全去中心化。

 

- 智能合约漏洞或安全问题仍需防范,但由于有真实股票支撑及传统做市商参与,价格偏离和操纵风险将大幅降低。

 

这一变革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开始进入华尔街核心场景,为Web3落地提供权威背书,也可能成为传统证券市场数字化转型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