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表现无法决定未来的走势。人生有三件事是确定的:死亡、纳税,以及那些最有潜力暴涨的山寨币往往是你没有持有的。
客观来看,加密货币市场已经经历了一场史诗级牛市。短短几年内,曾经被认为遥不可及的目标纷纷实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阻力位被逐渐转化为支撑位,自熊市底部以来,整体市值已增加约3.2万亿美元,轻松超越此前的历史高点。
山寨币目前正面临第三次关键心理阻力的挑战。此前在2021年和2024年的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导致超过40%的回调。如果这一次突破成功,随着市场关注从比特币向山寨币分流,价格波动可能异常剧烈;反之,一旦再次失败且缺乏支撑,将对投资者信心产生重大打击。
历史数据表明,本轮牛市的大部分升值仍由比特币主导。2023年10月之后,市场开始相信加密ETF不仅仅是炒作情绪,这一信念迅速增强了市场势头。美国政府释放的加密友好信号,暗示监管改革和战略性比特币储备计划,也推动市场狂热。比特币突破六位数大关,引导山寨币进入聚光灯下,但在4月份因地缘政治和关税紧张而出现回调时,比特币保持坚挺,而山寨币受损更大。随着市场逐步反弹,投资者对稳定币发行和以太坊等资产的兴趣再次上升。
可以说,比特币一直是本轮牛市的核心,而其他资产更多是被动跟随。在这种背景下,山寨币尤其是以太坊,相较于前几年表现逊色,引发了市场对资金轮动和比特币市值占比(BTCDOM)调整的关注。新平台和新产品的不断涌入加速了流动性分散,也增加了市场获得超额回报的难度。排除稳定币、封装原生代币和桥接代币后,前250名代币的年度回报清晰显示了这一趋势:平均涨幅约368.55%,中位数涨幅约25.9%,而三分之二的代币未能跑赢比特币、以太坊或Solana。
纵观同期,美国股市上涨约18.8%,英伟达涨幅51%,黄金上涨43%,可见山寨币整体回报虽亮眼,但仍伴随极高波动。真正跑赢大盘的少数“异类”,多为原生代币衍生品(如质押或再质押)、热门meme币,以及如Hyperliquid、Mantle和Ethena等具备强叙事和坚实基本面的代币。
那么,山寨币是否已经“凉凉”?事实并非如此。历史数据显示,山寨币的周期性波动极为剧烈,且常常在比特币领涨后获得二次机会。以未平仓合约(OI)数据为例,每当比特币创出新高,山寨币的累计OI主导地位往往开始增强,显示市场可能正在为新一轮上涨做准备。当前,以太坊的存在感增强,而其他山寨币表现活跃,这种现象暗示潜在上涨趋势正在酝酿中,同时波动性也可能显著增加。投资者应谨慎使用杠杆,以防短期回调造成重大损失。
从周期演变来看,市场正形成更高的低点,显示反转前景仍然存在。尽管山寨币在过去几年未能持续跑赢大盘,但目前正在展开的走势是过去两年半中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比特币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市场相关性变化意味着资金可能从比特币轮动至以太坊及其他山寨币,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机会。
综上所述,山寨币并未“凉凉”。它们的波动性和投机性仍然存在,但市场已经积累了大量积极成果和发展动力。投资者需要警惕过时信息和社交媒体上夸大的收益预期,理解每个周期的动态和挑战,避免被短期情绪左右。投机性资产本身带有高风险,稳健的策略应包括风险控制、多元化配置,以及对潜在回报和波动性的理性评估。
总之,山寨币的未来仍然充满可能性。在比特币继续领跑的同时,以太坊和部分优质山寨币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上涨。只要保持理性、数据驱动的投资思路,山寨币仍有机会在下一轮市场浪潮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