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加密货币 正在觊觎的市场规模可能是千万亿美元级别

长期以来,加密货币的怀疑者们反复犯下同一个错误:他们往往忽视了加密货币所试图颠覆的市场规模之巨大。这种误判,让他们低估了加密资产的估值合理性,也错过了理解其增长逻辑的关键。

 

举例来说,比特币如今的市值已达 2.3 万亿美元。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毕竟,全球范围内能达到这个规模的资产屈指可数。亚马逊的市值同样是 2.3 万亿美元,但它提供的是数亿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服务,而比特币却似乎并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问题来了:为何比特币能值 2.3 万亿美元?答案在于它所切入的市场规模足够庞大。黄金作为全球公认的“价值储存工具”,市值约 25 万亿美元,而比特币正在与其直接竞争。要达到 2.3 万亿美元的体量,比特币只需切下黄金市场不到 10% 的份额。相比之下,一家想要取代亚马逊的企业,几乎必须全盘吞下这个庞然大物才可能达到同等估值。

 

换句话说,比特币的估值逻辑并非虚空,它背后对应着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疆域。

 

超越比特币的故事

 

比特币只是开端。以太坊、Solana 等公链,正在切入支付、结算、代币化资产发行等广阔的金融市场。

 

根据麦肯锡数据,全球支付体系每年处理约 3.4 万亿笔交易,交易金额高达 1.8 千万亿美元。与此同时,SIFMA 和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报告显示,全球股票、债券与房地产等资产的总价值约 665 万亿美元。这些数字的量级不仅超越互联网经济,更接近于整个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基石市场”。

 

在传统世界,没有一家中心化公司敢奢望占据这样庞大的市场份额。但区块链不同。以太坊、Solana 作为全球化的“去中心化超级计算机”,理论上可以在支付、资产发行与金融基础设施中占据不可忽视的比重。正因如此,它们才分别拥有约 5000 亿美元和 1000 亿美元的估值。

 

Tether的“荒谬”估值逻辑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 Tether。市场传出它试图以 5000 亿美元的估值融资,瞬间引发巨大争议。许多人觉得这荒谬:OpenAI 正在冲击 AGI,SpaceX 想把人类送上火星,而 Tether看似只是一个“数字版货币市场基金”。

 

但问题是,Tether正瞄准一个更大规模的市场。它几乎垄断了非西方国家的稳定币流通,尤其在新兴市场表现突出。如果未来这些国家的居民与企业从本币切换到 USDT 作为主要结算和储值工具,Tether所管理的资产可能跃升至数万亿美元。

 

一旦这种局面出现,Tether赚取的利息收入可能远超传统能源巨头。例如,沙特阿美在 2024 年录得 1200 亿美元利润,创下公司历史新高。而假设 Tether 管理 3 万亿美元资产,以当前利率计算,其年利润或将突破这一水平,成为全球最赚钱的企业。

 

投资者该如何思考?

 

理解加密货币所觊觎的市场规模,会从根本上改变投资者的思路:

 

第一,它揭示了巨大的上行潜力。 这不仅仅是一个颠覆亚马逊的故事,而是关乎全球支付体系、金融基础设施甚至货币体系的重构。

 

第二,它意味着分散投资至关重要。 投资加密资产更像是在押注早期初创公司,寻找“黑天鹅”。大多数项目会失败,即便是知名度极高的项目如以太坊、Solana 或 Chainlink,都存在失败的可能。事实上,加密领域未来可能诞生史上最多的“百亿美元级失败案例”。但与此同时,极少数成功者可能创造前所未有的财富规模。

 

因此,问题不在于“哪一个项目会成功”,而是“未来五年,加密世界会更重要还是更无足轻重”。如果答案是前者,那么通过分散化投资,捕捉黑天鹅式的超额收益,将是更理性的策略。

 

从黑天鹅到历史机遇

 

Y Combinator 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曾在《Black Swan Farming》中提到,真正能改变世界的项目往往一开始看起来“不切实际”,却蕴含指数级增长潜力。加密货币正处在这样的历史拐点:它挑战的是千万亿美元的超级市场,而不是一两个互联网应用的局部替代。

 

怀疑论者看到的是泡沫与波动;洞察者看到的则是历史机遇。

 

在未来,全球最大的财富重分配,可能就会发生在这场“千万亿美元级别市场的争夺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