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美国加密市场迎来了重大变革。长期以来,新基金推出往往需要经历长达240天的SEC审批,几乎每一款产品都像是在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定制化斗争。而如今,仅凭一次投票,SEC便以全新的通用上市标准取代了冗长的规则流程,为加密交易所交易产品(ETP)开辟了快速通道。过去需要八个月的审批周期,现在缩短至两个月,这导致Solana、狗狗币等多种另类TokenETF在同一窗口期排队等待决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ETF集中释放期。
新制度的核心在于基于商品信托份额的通用上市标准。此前,加密ETF需进行“19b-4”规则变更,每一个请求都是量身定制的审批。现在,只要资产通过了明确的规则测试,即在受CFTC监管的期货市场上拥有至少六个月交易历史,这一额外步骤将被取消。这相当于为合格资产开通了金融界的快速安检通道。
这种规则的实施也创造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分层体系:第一梯队是比特币和以太坊,已拥有现货ETF;第二梯队包括Solana、XRP和Cardano等拥有期货市场的资产,享受快速审批通道;第三梯队则是所有尚未具备成熟交易基础的币种,仍在慢车道上。SEC监管方式由“通过执法审查币种效用”转向“通过成熟交易市场判断合规性”,标志着监管逻辑的根本转变。
2025年10月迎来了密集的ETF审批日程:10月10日灰度信托转换(Solana、Litecoin);10月16日Solana现货ETF决策(21Shares、Bitwise);10月18日至25日,XRP ETF预计获批,至少一家几乎可以确定获得批准。同时,Cardano、Dogecoin、Avalanche和Hedera等也在排队等待决策。值得注意的是,狗狗币凭借受监管的期货市场资格,也进入了这一审批浪潮,无论其是否被视为Meme币,新框架关注的是数据和交易基础,而非币种本身。
ETF的新机制还推动了质押(staking)产品的发展。Solana的一些申请文件提出,通过质押基金资产向投资者传递收益,这将使ETF从被动追踪工具演变为可产生收益的金融产品,直接连接华尔街金融市场与链上经济。这一发展可能催生全新类型的收入型ETF,进一步丰富市场生态。
资金流动显示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而散户交易者则更谨慎。CME的XRP期货未平仓合约已超过10亿美元,显示机构正在为新工具做准备;而同期19亿美元的XRP清算数据表明,小额投资者在波动中承受较高风险。早期ETF浪潮主要体现为现有机构资本向更清晰、受监管的金融产品迁移,市场结构优化是关键,而非创造新的需求。
美国并非唯一在全球加密市场上推进ETF的国家。欧洲的21Shares和CoinShares自2018年以来提供多样化的另类TokenETP产品;香港允许“实物”申购和赎回,近期美国也放宽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实物申赎规则。美国则利用其市场规模优势,通过受监管的期货市场设定准入门槛,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
快速扩张的ETF市场带来机遇,也伴随风险。大量另类TokenETF可能导致资金分散,较小的发行商面临边缘化风险;ETF流动性依赖底层现货市场,小币种在市场下行时可能出现赎回压力,交易价格偏离资产净值;ETP资格快速成为合法性象征,进一步强化蓝筹币种与长尾投机资产的分化。
2025年10月,ETF之月的到来标志着美国加密市场进入新纪元。从比特币、以太坊时代迈向更广阔、更复杂的生态系统,新的发行机制压缩了多年的开发周期,也打开了资本、流动性和合法性竞争的新闸门。美国加密ETF市场的高速发展不仅重塑市场结构,也为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