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以太坊,空投猎人奔向新链

在加密世界的早期淘金热中,以太坊主网曾是空投玩家的首选阵地。但进入 2025 年,随着生态活跃度下降、创新力放缓,玩家和项目方的目光已悄然转向新兴公链。Base、BNB、Sui、Berachain 正成为下一个空投热土。

 

这场链上迁徙不仅仅是平台的更替,更是生态格局与策略逻辑的重构。本文将拆解这场趋势背后的深层逻辑,并尝试回答一个核心问题:空投玩家的下一个机会究竟在哪里?

 

黄金时代终结:以太坊空投神话的落幕

 

回顾 2021 至 2023 年,以太坊主网与 Layer 2 是空投领域的主战场。Jason 就是那一时期入场的新玩家,他曾不惜高额 Gas 与 Opensea 深度交互,只为博一个未来的空投。然而到了 2025 年,这段“投资未来”的故事却落得虎头蛇尾。

 

Zksync 和 LayerZero 的空投接连打击用户信心,大量账号被判定为女巫号,即便使用了独立浏览器指纹、VPS 和独立 IP,也难逃“清号”命运。Jason 最终在 2024 年底选择离场,而他期待中的“回本空投”至今也未出现。

 

空投博主的转型亦是风向标。曾经红极一时的知名账号如 @Ice_Frog666666 开始转型为维权型KOL,持续曝光项目方欺诈或空投分配不公行为。而这一切的背景,是以太坊生态空投频率持续下降:2025 年初上线的 14 个空投项目中,原生于 ETH 的仅剩个别。

 

从中心化到多极化:新兴公链崛起成为空投热土

 

随着以太坊逐步从“空投富矿”变为“价值洼地”,更多项目选择从其他公链启动主网、分发代币。Base、Sui、Berachain、BNB Chain 等链条正构建起新的生态网络,为项目提供更低成本、更大曝光和更高效率的发行路径。

 

这些新链具备几个核心特征:

 

1. 融资规模庞大,资本背景强;

 

2. 生态激励机制成熟,主网即送空投;

 

3. Gas 成本极低,用户参与门槛低;

 

4. 代币迅速登录主流交易所,流动性强;

 

5. 社区活跃度高,有强运营驱动。

 

这使得新公链成为项目方发行空投和用户获取收益的“双赢”平台。

 

案例分析:Walrus 空投为何成为爆款

 

在 Sui 网络上,@WalrusProtocol 凭借简洁高效的空投机制迅速爆红。即便是低参与度用户,只需质押 0.1 SUI,也能获得价值不菲的空投。这种“低门槛、高回报”的逻辑迅速扩散至其他生态,推动更多用户尝试迁移。

 

更关键的是,Walrus 的资本背景异常豪华:1.4 亿美元融资,估值超 20 亿美元,背后有 a16z、Electric Capital、富兰克林邓普顿等老牌机构。这一案例打破了“优质项目只存在于以太坊”的旧认知。

 

下一个空投热土:链上生态决定趋势方向

 

选择空投链,归根结底是对项目生态、激励机制和资本构成的选择。从当前表现来看,Sui 和 Berachain 是最值得关注的两个方向。

 

Sui 生态推荐项目:

 

- @HaedalProtocol:稳定币借贷协议,社区活跃度高。

 

- @AftermathFi:Sui 上领先的 DEX,测试网交互丰富。

 

Berachain 生态推荐项目:

 

- @KodiakFi:交易功能齐全,交互体验良好。

 

- @InfraredFinance:资产聚合平台,已确认空投计划。

 

- @beraborrow:借贷协议,支持链上复投机制。

 

- @GummiFi:NFT 与 Defi 结合的创新平台。

 

这些项目往往具备两个共同点:一是激励机制明确,早期用户预期清晰;二是资本背景扎实,具有长期运作能力。

 

周期与节奏:空投的本质是选择,而非勤奋

 

在空投圈,“努力”并不总是带来回报。真正决定收益的,是对周期的理解与方向的判断。市场资金轮动速度越来越快,公链生态也在不断洗牌。

 

正如加密博主 @keyahayek 所言:“看透市场本质的人,只需要一两个周期;看不透的人,即便跟了一辈子,也只是在原地打转。” 空投的本质,不是无脑参与,而是精准踩点。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玩家,往往在下一轮牛市来临前,已经悄悄完成布局。

 

结语:空投不是苦工,是认知的杠杆

 

空投越来越像是一场“链上迁徙”。从以太坊到 Base,从 Sui 到 Berachain,所有的变化都指向一个事实:你不能再用 2021 年的思维,参与 2025 年的市场。

 

空投不属于最努力的工人,而属于最早发现趋势、理解生态结构的参与者。

 

在资本、技术与用户共同重塑的格局中,机会依旧存在,只是藏得更深。

 

要赚到真正的“认知溢价”,先问自己一句话:

 

你的链,选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