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重构全球支付网络 稳定币战略驶入地缘金融主战场

在全球稳定币监管加速明朗的大背景下,数字资产市场正掀起新一轮浪潮。资本竞逐、科技巨头布局、政策机构密集发声,一场围绕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控制权的博弈,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展开。中国科技巨头京东,正试图通过其稳定币战略,在这场金融秩序重构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切的转折点,始于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 2025 年 6 月的一次公开发言。他明确表示,京东计划在全球所有主要法币辖区申请稳定币牌照,并借此将企业跨境支付成本降低 90%,把结算时间压缩至 10 秒以内。这一宣言不仅昭示着京东对稳定币商业潜力的战略性理解,更反映出其从“电商巨头”向“全球金融操作系统”演进的野心。

 

稳定币不止于支付 京东谋划的是全球结算基础设施

 

表面上看,京东押注稳定币似乎是一次对传统跨境支付系统的“降维打击”——不再依赖银行网络,不再受限于时间差与汇率摩擦。但更深层的野心在于,京东意在建立一个多币种锚定、本地合规、去银行中介化的全球价值网络,为其“本地化运营+全球结算”的供应链战略构建核心底座。

 

与典型的跨境电商路径不同,刘强东明确指出:京东国际业务不走“商品出口”的跨境电商模式,而是以“本地员工+本地仓储+本地配送+本地采购”的模式深扎海外市场。这种高粘性的全球在地化运营,需要对应一个可扩展的金融网络,满足本地法币结算、低成本转账、高频汇兑的需求——而这正是稳定币系统可以切入的核心。

 

为了满足这一复杂需求,京东正着力构建一个由锚定港元、美元、欧元、日元等主权货币的多币种稳定币组成的分布式清算网络。这一网络不仅服务京东内部的资金流转,未来还将面向全球企业开放,形成可编程的支付与结算“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

 

而当这个网络具备足够的流动性、监管许可和用户基础时,刘强东所描绘的“C端全球支付网络”也将水到渠成。京东稳定币将不再只是内循环工具,而是直接进入全球消费者钱包——成为与银行卡、电子钱包并列的支付选择。

 

从企业金融操作系统到全球链上外汇市场

 

京东稳定币战略的最大看点,在于其对“链上外汇市场”的构想。

 

当前稳定币体系高度美元化,USDT 与 USDC 占据全球超过 85% 市值。而非美元法币地区的用户,在使用链上支付时仍需经历法币-美元稳定币-目标币的多重兑换路径。这种冗余结构不仅带来高昂成本,也限制了稳定币应用的地域扩展性。

 

京东的解决方案是:从一开始就构建多币种稳定币体系,绕开“美元一统”的路径依赖。通过在全球主要市场申请稳定币牌照,京东将逐步建立一套覆盖人民币、港元、欧元、日元等本地币种的稳定币网络,使得不同币种之间可以在链上进行自动兑换与结算。

 

最终,这将演变成一个链上版的外汇市场(on-chain FX layer):无需中介、可编程清算、实时撮合。这不仅降低了国际支付的摩擦,也为未来的全球可组合金融服务(Composable Finance)打开了想象空间。

 

中美双轨之争 稳定币未来路径的制度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东等亚洲企业全力布局“垂直整合”型稳定币系统的同时,美国则走上了一条“监管驱动、功能拆分”的制度路径。

 

6 月中旬,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ENIUS法案》。这部法案首次明确规定,非金融企业不得直接发行支付类稳定币,除非获得特定审查委员会全票通过。如果该条款最终被严格实施,将意味着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科技公司必须通过合作方式与银行或合规金融机构间接接入稳定币业务。

 

换句话说,美国稳定币市场将遵循“金融机构负责发行,科技平台负责分发”的逻辑。而京东所代表的路径,则是“商业巨头自建发行-清算-分发全栈闭环”,构成了制度与模式上的鲜明对照。

 

谁的路线更适合新时代的支付架构?这场金融技术范式的分野,正成为全球稳定币政策演化的核心张力。

 

支付背后的战略纵深 稳定币是京东对全球货币系统的下注

 

在刘强东的战略表述中,稳定币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或“支付手段”,而是支撑全球化京东的金融基建平台。京东已表示支持“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发行计划,虽然目前仍需中国内地监管批准,但其方向已非常明确:借稳定币打造一个不依赖SWIFT、低成本、高透明度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网络。

 

这一战略显然具备更深远的政策含义——它不仅是市场层面的技术突围,更是一次金融主权参与的全球货币体系重构实验。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以“数字支付”为入口、以“金融网络”为路径、以“货币替代”为终极目标的演化过程。无论成败,京东所选择的方向,已将中国互联网科技的触角,深植进了全球地缘金融的主战场。

 

结语:稳定币是未来的货币网络,京东在赌一个全球规则的机会

 

从“港元锚定测试”到“全球本地结算体系”,再到未来的“链上外汇市场”,京东的稳定币战略正从一条看似务实的支付路径,演化为一次全球金融秩序建构的探索。

 

它所激活的,不只是商业模式的边界,而是企业如何在新技术、新政策与新地缘格局中,以市场为引擎推动全球金融底层架构演进的雄心。

 

稳定币的未来,或许并不属于银行,也不属于加密项目,而属于那些真正理解“支付之于产业”的企业——而京东,正试图成为这一进程的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