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化股权开启传统金融数字化新纪元

引言:从债券到股权,RWA浪潮持续演进

 

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简称RWA)的代币化正逐步从早期的稳定币和国债产品,迈向更广泛的资产类别。随着稳定币市值突破2500亿美元,代币化RWA的管理规模也在2025年上半年由157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39.1亿美元。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构对区块链在传统金融中的角色认知,代币化股权正在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这一趋势不仅由市场需求推动,也得益于监管的逐步清晰、技术标准的完善和基础设施的成熟。从Backed Finance推出的xStocks、Solana 基金会的双重上市探索,到SEC注册平台Dinari和德国Swarm的监管范式,我们已见证多个关键节点。而这些发展,都预示着传统股权资本市场的数字化重塑正悄然展开。

 

一、为何需要代币化股权?——效率、流动性与可组合性的共振

 

据Statista数据,全球上市股票市值在2024年达到124.63万亿美元,年交易额超120万亿美元。然而,尽管市场庞大,传统股权体系的基础设施仍受限于交易时间、结算周期、清算机构等中介结构,效率低下、成本高企。

 

代币化股权的出现,尝试通过区块链的原子性结算、全天候交易能力和可编程智能合约打破这些瓶颈:

 

- 全天候交易与原子结算:打破T+2束缚,支持几乎实时的跨时区交易。

 

- 运营流程自动化:公司行动、股息发放、合规报告等由代码执行,减少人为错误。

 

- 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流动性提升:为私募市场带来更大的转让与融资空间。

 

- DeFi可组合性:实现抵押、借贷、收益聚合等新型金融产品的部署。

 

在某种意义上,代币化股权并不只是对传统股票的一次复制,而是通过标准化、透明化与开放性,赋予其更多金融操作的可能性。

 

二、当前的市场格局:从试验到生态化构建

 

截至2025年,代币化股权的总市值为3.634亿美元,虽远不及传统市场体量,但其分布格局已显示出多链并存、平台竞争的趋势。

 

- 链上分布:Algorand占据领先地位,Solana、Base、以太坊等公链正在快速追赶。新兴的Plume、Ondo、Converge等专用RWA链构建起更具机构导向的合规生态。

 

- 平台矩阵:

 

- *Backed Finance*:发行bTokens与xStocks,已与Solana集成,推动证券型代币在DEX上的交易与收益聚合。

 

- *Dinari*:通过dShares在多个链上部署股权代币,并通过SEC注册建立合规路径。

 

- *Swarm X*:在德国BaFin监管下运营,发行带ISIN标识的股权代币,并设有月度储备金披露机制。

 

这些平台均实现了链下资产1:1担保,同时利用链上可组合性,探索二级市场交易、分红、自动赎回等功能模块。

 

三、技术与标准的演进:代币标准正重塑股权逻辑

 

代币化股权的发展,离不开一整套技术基础设施与标准体系的协同演进:

 

- ERC-3643、ERC-1400、Solana Token Extensions 等代币标准的广泛采用,使得股权发行可嵌入监管规则、投资者许可逻辑等,满足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合规需求。

 

- Chainlink储备证明(Proof of Reserves)、跨链托管审计、KYC/KYB嵌入式风控等机制,正构建一个安全、透明、可验证的资产发行环境。

 

- 兼容EVM生态的发行工具链:如Plume的Arc & SkyLink协议,使RWA资产具备跨链流动性能力。

 

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发行效率,也让代币化股权真正具备了“机构级”的信任门槛。

 

四、监管格局逐步明朗,各国探索差异化路径

 

- 瑞士:《分布式账本技术法案》允许企业合法在链上发行股票,成为全球最早推动RWA证券合法化的国家之一。

 

- 美国:通过《证券法》S条例的“非美国人例外”路径,允许非美国投资者在无需SEC注册的情况下认购代币化股票。

 

- 德国与列支敦士登:TVTG法案提供全面法律框架,允许任何权利嵌入代币,并由FMA监管。

 

这些法律框架表明,代币化股权的合规路径已不再遥远,而是在特定制度支持下加速落地。

 

五、现实障碍仍在:技术、治理与用户采纳的挑战

 

尽管行业前景广阔,代币化股权仍面临多重障碍:

 

- 权益受限:多数代币化股票仍不赋予投票权、索赔权等治理功能,限制其法律效力。

 

- 隐私不足:缺乏统一隐私保护标准,如FHE和ZK技术尚未与机构系统兼容,影响大规模采用。

 

- 合规成本与监管模糊:如美国不同机构对“汇款人”定义的冲突,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 技术风险:合约漏洞、MEV攻击、预言机操控仍威胁资产安全。

 

- 流动性碎片化:在多链、多标准下,池化交易与跨链资产调度仍缺乏统一基础设施。

 

- 散户保护问题:若广泛开放融资通道,如何保障非专业投资者的财产安全,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焦点。

 

六、可持续增长正在形成系统性势能

 

尽管挑战重重,但代币化股权的制度环境、技术能力和市场接受度都在稳步提升。

 

- 监管驱动:如BX Digital在瑞士获得DLT交易牌照、SEC对dShare等合规框架的认可,正推动行业从“灰区”迈向“监管沙盒”再到“许可体系”。

 

- 技术整合:以太坊L2、Solana高性能链、Plume等RWA链,为未来大规模部署提供基础。

 

- 互操作性强化:ERC-3643 等标准的采用,使得不同平台、生态之间的资产交换更为顺畅。

 

- 机构进场:摩根大通、富达、贝莱德等正逐步试点RWA相关业务,机构需求将加快推进行业成熟。

 

结语:链上股权重构资本市场结构的序章

 

代币化股权或许只是RWA时代的一个阶段性产物,但其所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全天候交易、智能合规、全新融资机制、全球资产流动性再分配——无疑正在悄悄改写传统金融的运行逻辑。

 

我们所目睹的,不只是技术叠加,而是一场跨越链上链下、融合制度与效率的金融基础设施重建。未来几年,随着法律清晰化、用户教育普及以及流动性设施的逐步完善,代币化股权有望从边缘实践跃升为主流资产形态,重塑全球金融市场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