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这位从南非走出的亿万富豪,似乎正在以某种难以言喻的方式“回归原点”。他未必真的离开美国政商舞台,但在2024年“大而美”法案通过后,他的沉默、转身与怒怼,已不再掩饰其与特朗普之间的裂痕——那是两条路线、两种信仰、两个帝国逻辑的决裂。
曾经亲密的商政盟友,如今却以最熟悉的方式相互背叛。
白人南非的影子笼罩华盛顿
马斯克对于南非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这个种族与财富高度挂钩的社会崩塌史,在他心中始终是一个深刻警示。他曾公开表示,白人南非的衰落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失衡与意识形态极端化的恶果。
在他眼中,如今的美国正重蹈覆辙。
今年3月,南非原计划推进“土地改革”,将近三成白人农场无偿分配给黑人社群,虽最终在外部压力下暂缓。但特朗普当时罕见表态谴责南非政府“种族清洗”,并宣布美国不出席由南非主办的G20会议。这一立场,一方面被视作对南非白人群体的“姿态性援助”,另一方面也被解读为对马斯克——这位“白人流亡者”的政治回礼。
然而,这场“援手”更像是一笔交易,而非信仰共鸣。特朗普惯于兑现承诺,无论是对选民还是捐助者;但他兑现的,是政治筹码,而非共同价值。马斯克想要守护文明的秩序,而特朗普只想赢下权力的赌局。
大而美法案成为裂痕爆发的导火索
这份名为《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简称3B法案)的议案,其实是特朗普经济哲学的延续。核心内容是减税、增加军费与边境开支,同时大幅削减医疗补贴、清洁能源投资与社会福利——看似“再造里根时代”,实则掏空未来财政空间。
在马斯克看来,这不是“美丽”,而是“病态”。他曾批评该法案是“比2B更愚蠢的3B”,指的是它放弃财政纪律、放纵通胀、削弱国家创新基础。这不仅与他所追求的“工业资本主义复兴”背道而驰,更让马斯克担忧美国会步南非后尘——繁荣是假象,衰落才是现实。
3B法案预计将导致未来10年国债新增超过3万亿美元。在美元霸权岌岌可危、利率难以下调的背景下,这种财政“梭哈”行为,已经接近现代货币理论(MMT)的极限操作。
特朗普不在乎。他只在乎选举,马斯克却在乎文明。
从共生走向决裂 商人与政客的命运分叉
2020年之后,马斯克曾一度与特朗普“亲密无间”:支持减税、推动放松监管、在电动车与航天项目中获得巨额联邦订单,甚至一度传出要让马斯克进入政府核心智囊团。然而,商人与政客本就不属于同一种物种。
特朗普的生意是权力,马斯克的生意是产业。前者靠投机起家、靠政治保命;后者则靠技术、工厂与现金流撑起数家企业帝国。3B法案在国会通过后,马斯克选择“退场”——回归企业,重投AGI、星舰与电动汽车研发,并暗示“退出美国政府场域”。
特朗普则反讽称要“把马斯克遣返回南非”,这场貌似玩笑的口舌之争,背后其实是路线终局的分道扬镳。
从X.com到XAI 马斯克的资本之路与未来博弈
人们或许忘了,马斯克并非一开始就是“实业家”。2000年他创办X.com,想要打造一站式金融科技帝国,被彼得·蒂尔打败后才转向硬科技创业。如今,他收购推特并改名为X,某种意义上也是旧梦重燃。
但彼得·蒂尔没有停止扩张。他推动的数字银行项目Erebor正在填补SVB倒闭后的市场空缺,为加密企业提供银行服务;他的Palantir也已是五角大楼的重要承包商,正在靠“深国防”赚钱。与之相比,马斯克仍然困在火箭、汽车与模型训练中——他的理想更远,但路径更难。
讽刺的是,在“大而美法案”的国会博弈中,投下决定性一票的,正是彼得·蒂尔昔日提携的前议员、现任副总统。
商人不能梭哈政治 但特朗普已经无退路
马斯克可以退场,可以转身造火箭、搞xAI;但特朗普不行。他已把所有政治生命梭哈在2024年连任之上——如果输了,迎接他的或许是审判,而不是退役。
他可以接受失败的盟友,但不能接受挑战其合法性的“朋友”。
马斯克无意玩命,他玩的是产业。特朗普只能玩命,他赌的是国家。
尾声:星辰大海的梦想困于人类的怠惰
马斯克或许是工业资本主义最后的信徒。他一手托举了人类航天、清洁能源与AI三大方向,但面对政治现实与民族情绪的高墙,他所做的一切越来越像是在“逆风呐喊”。
人类向往安逸,不愿改变;资本逐利,不问后果;制度僵化,无法调节长期与短期的冲突。马斯克看过白人南非的灭亡,也可能会见证白人美国的衰落,最终,他或许只能接受:不是他没能拯救世界,而是世界并不愿意被拯救。
他想要星辰大海,但大多数人,只想要稳定的Wi-Fi与啤酒。
结语
南非是马斯克的起点,也是他命运的隐喻。他从那片土地走出,用工业改写世界;如今,面对美国制度的自我蚕食,他试图唤醒,但注定失败。与其说他要离开美国,不如说他始终未曾真正融入这个由选票、舆论与短视构成的现代帝国。
在这场关于文明与资本、政治与科技的博弈中,马斯克只是个注脚。而我们所处的时代,终将以谁的名字命名,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