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美股,本质上是对美国经济未来的信心押注。假如你在2002年投入1万美元购买标普500指数,今天你的资产将升值至约8.59万美元;而若是投入纳斯达克指数,回报甚至能达到11.49万美元。美股作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一直是投资者实现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世界上很多地区和国家的投资者因种种限制,难以直接参与这场财富盛宴,与潜在收益失之交臂。
如今,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资产的发展,美股投资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想象一下,投资不再受账户开户、地理限制或交易时间的束缚,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和加密钱包余额,就能随时随地买入苹果、特斯拉等美股巨头的“股票”。这不仅是科技幻想,而是正在展开的“美股代币化”革命。
所谓代币化,简言之,就是将现实世界的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使其能在区块链网络上自由交易和流转。美股代币化是指将美国上市公司股票映射到区块链上,通过符合ERC-20等标准的代币形式实现全天候的买卖和转让。这意味着一股原本价值数万美元的股票可以被分割成成千上万个更小的单位,使普通投资者能够以极低门槛参与美股投资。
代币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交易时间突破传统限制,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中介成本大幅下降,消除部分繁琐流程;市场流动性得到极大提升。与此同时,代币化也面临监管框架尚不明朗、技术风险和市场波动等挑战。对投资者而言,这一创新降低了准入门槛;对企业而言,它是应对传统金融流动性瓶颈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非交易时段,传统市场流动性不足成为制约因素,代币化的出现恰好补足了这一缺口。越来越多机构如BlackRock和JPMorgan也将代币化视为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成本的利器。政策环境趋于宽松,为代币化发展创造了良好土壤。
为什么美股成为代币化的首选阵地?首先,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体量使其独具吸引力。2025年,美股总市值预计在52万亿至59万亿美元之间,占全球股票市场的超过40%。其次,美股长期以来展现出稳定而可观的回报率,标普500指数历史年化回报约10.4%,即便扣除通胀后仍有约6.5%的实际收益。相比之下,传统投资美股的门槛较高,跨境投资复杂且成本不菲,需要开设经纪账户,受限于交易时间和监管要求,令海外投资者望而却步。
随着散户投资者对突破传统投资壁垒的需求增加,代币化的浪潮迅速涌入市场。加密交易所、链上协议及互联网券商纷纷入局。2025年5月22日,知名加密交易所Kraken联手Backed Finance推出名为“xStocks”的代币化美股及ETF交易服务,涵盖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50余种标的。另一家交易所Bybit则与Swarm合作进军该领域。值得关注的是,Kraken和Bybit选择合作模式,而真正发行股票代币的机构包括Backed Finance和Securitize,后者与贝莱德、VanEck等重量级机构携手,打造合规、端到端的代币化解决方案。
在机构平台中,Ondo Finance和Robinhood尤为引人注目。Ondo Finance专注于将传统金融资产代币化,旗下USDY代币代表美国国债资产,TVL接近14亿美元。2025年7月初,Ondo开启了一系列激进布局:与Pantera Capital联手投资2.5亿美元推动RWA代币化,收购持牌经纪商Oasis Pro,计划在数月内推出代币化股票交易。随后收购Strangelove加速开发,并发起全球联盟,整合公链、DEX、钱包等资源,致力于建立统一行业标准。Ondo凭借强大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未来有望将代币化美股推向加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Robinhood则是首家正式推出链上美股代币交易的美国上市券商,以其零佣金和用户友好界面吸引了大量年轻投资者,拥有超过2500万个账户。2025年6月,Robinhood上线200多种链上股票代币,甚至推出OpenAI和SpaceX的代币化股权,并向合格用户赠送OpenAI代币。Robinhood创始人Tenev指出,传统私募市场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优质公司不愿主动吸纳散户投资,而代币化创新在于绕过传统公司选择机制,扩大投资者覆盖面。
2025年7月,设计软件巨头Figma修订IPO文件,明确设立“区块链普通股”股份类别,赋予公司董事会未来发行区块链代币股票的权限。此举标志着传统机构开始认可区块链作为全球无边界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2025年上半年,链上美股代币化已从概念迈向现实,相关平台TVL达到5.3亿美元,月活跃用户激增至7万个。
然而,美股代币化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早期尝试多为探索性质,如Synthetix提供合成美股代币(sTSLA、sAAPL等),仅通过预言机价格跟踪,缺乏真实股票支持,流动性不足,存在脱锚风险。中心化交易所如FTX和币安曾推出股票代币,但因缺乏合规背书,多遭监管警告。2022年FTX倒闭后,相关产品迅速下架,市场陷入短暂低潮。
这些经历暴露了技术可行性、合规成本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为新一轮更合规、更结构化的代币化探索奠定了基础。当前,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司法辖区的友好政策推动了“1:1托管+链上发行+可验证储备”的代币化模式。2024年,Exodus Movement成为美国首家发行普通股代币的上市公司,开创了实股与代币1:1兑换的先河,虽不包含投票权等股东权益,但标志着SEC态度的积极转变。
链上美股代币化虽充满潜力,却面临流动性挑战。2025年7月,部分美股代币价格出现剧烈溢价或异常波动,如苹果代币价格一度较股票溢价12%,亚马逊代币价格曾飙升至真实价格数倍,甚至在点对点平台出现百倍溢价现象。代币交易量有限、市场深度不足,加之价格预言机的可靠性及操纵风险,令投资者和开发者忧心忡忡。
此外,用户权益保障成为焦点。Robinhood上线OpenAI代币后,OpenAI官方声明该代币并非真实股权,未授权合作,引发广泛质疑,连Elon Musk也讽刺其“假股权”。欧洲监管机构和SEC纷纷介入调查,Robinhood股价受挫。Robinhood CEO坦言,这种“数字邻避主义”现象普遍存在,公众对代币化的期待与实际接受度存在落差。他指出,投资者真正想要的是“资本即服务”,即简单快捷的资金进出,而非复杂的金融工具。
市场潜在需求仍是未知数。有业内人士指出,链上美股主要吸引的是习惯加密市场24/7交易和高波动的玩家,传统投资者对学习加密钱包等门槛持保留态度。金融监管的强势介入更是代币化发展的严峻挑战。SEC主席Paul Atkins提出“创新豁免”政策设想,鼓励代币化,但监管框架仍未成熟。
链上代币是否真正能代表股东权益?如何保证信息披露、合规交易与反洗钱?传统证券法要求严格注册或豁免,去中心化链上资产的监管对接复杂,如何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业界和监管者共同面临的难题。代币化企业如何在“戴着镣铐跳舞”的监管灰色地带持续探索,将决定美股代币化未来能否实现真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