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美联储高官公开呼吁降息 强调通胀缓解与就业风险迫近

近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两位核心成员——理事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与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罕见地在政策会议上投出“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票,明确支持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这一举动不仅揭示了美联储内部对货币政策路径的分歧,也凸显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中,通胀风险缓解与就业压力并存的复杂局势。

 

一、鲍曼:政策滞后或致劳动力市场快速恶化 降息刻不容缓

 

鲍曼理事在其声明中强调,自己之所以在7月FOMC会议上投票支持降息,基于三个核心理由:

 

1. 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为暂时性关税影响

 

她指出,近期物价上升主要归因于新的贸易关税,而这类供给端冲击具有一次性特征。只要公众通胀预期未被打破,标准的央行策略应是“看穿”这类价格扰动。当前市场的通胀预期依旧锚定,美联储无需因暂时性价格上升而延迟政策调整。

 

2. 当前利率水平远高于中性区间

 

鲍曼指出,美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仅为1.2%,而FOMC成员对长期潜在增长率的预估中值明显高于此。通胀剔除关税影响后已接近2%,失业率为4.1%,处于历史均衡水平附近。她认为,当前的政策利率(高出中性区间125-150个基点)处于不必要的紧缩状态,应尽快向中性区间回归。

 

3. 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正在积聚

 

虽然表面就业数据尚属稳健,但从薪资增长放缓、用工需求减少等细节来看,劳动力市场已有下滑苗头。她提醒,美联储不能等到数据全面转差后才采取行动,“等待明确性”可能意味着错失最优政策时机。

 

鲍曼补充强调,FOMC的政策分歧是正常的、有益的,是健全货币政策机制的体现。但她同时警告,当前的“观望”态度可能让货币政策落后于形势(fall behind the curve),特别是在就业市场可能出现急剧转向的情境下,这种拖延将付出高昂代价。

 

二、沃勒:通胀趋稳 就业趋弱 降息有助实现“双重使命”

 

沃勒理事也在7月30日的FOMC会议上投票反对维持现行利率不变,理由与鲍曼相似,但进一步突出了通胀路径改善与劳动力市场脆弱性的并行演化。

 

1. 通胀已显著缓解

 

沃勒指出,剔除与关税相关的价格波动后,6月核心PCE通胀同比增幅已降至2.5%以下,较去年12月的2.9%明显改善。他特别强调,服务类价格上涨正在放缓,这意味着核心通胀的“粘性”正在减弱,通胀风险正显著下降。

 

2. 就业市场表面强劲 实则渐显疲态

 

尽管6月失业率维持在历史低位,总就业人数仍在增长,但这些增长越来越集中于少数抗周期性行业,如医疗与社会服务业。就业人口比(employment-to-population ratio)已回落,企业招聘活动明显减少,只是尚未开始裁员。

 

沃勒指出,企业当前仍在“留人”,部分出于对疫情后招工难的记忆,但在利润率承压、消费走弱的背景下,一旦形势继续恶化,裁员可能迅速开始。而一旦企业发现重新招聘不再困难,这种调整的速度会非常快。

 

三、经济背景:增长放缓 需求疲软 消费承压

 

两位理事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立足于以下宏观现实:

 

- 经济增长失速:与2024年强劲复苏相比,2025年上半年私人部门的最终需求显著降温,消费与住宅投资均表现疲软。

 

- 利率压制需求:高利率环境抑制了家庭与企业的信贷意愿,低收入群体流动性缓冲用尽,信用卡负债上升,消费空间受限。

 

- 薪资增长停滞:私营部门工资增速放缓,加之劳动力参与率持平或下降,家庭部门购买力趋于平稳甚至收缩。

 

在此背景下,两位理事都强调,政策应“未雨绸缪”,而非“按兵不动”。

 

四、两位理事主张的货币路径:渐进降息 回归中性

 

虽然呼吁降息,但鲍曼与沃勒均强调,美联储不应陷入“机械式”宽松路径。他们提倡:

 

- 启动降息周期但保持灵活:在当前已紧缩过度的背景下,先行下调利率至接近中性区间,再视数据动态调整后续节奏。

 

- 政策应更注重就业风险:过去几年美联储主要关注抑制通胀,现在应重新平衡对“最大化就业”使命的重视。

 

- 维持政策一致性与前瞻性:沃勒特别指出,美联储应避免因政策摇摆而导致市场预期混乱,强调透明、连贯的沟通与决策框架。

 

五、市场与政策前景展望:高层分歧或为未来政策转向铺路

 

本次FOMC会议内部出现的公开分歧表明,美联储高层对利率走向的共识正在减弱。尽管主席鲍威尔尚未明确暗示即将转向,但若未来几个月经济数据延续当前趋势:

 

- 通胀继续缓和

 

- 就业数据进一步走弱

 

- 企业利润与投资信心下滑

 

则FOMC在9月或11月会议上调整政策立场、正式启动降息周期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此外,这一轮政策博弈也反映出美联储“双重使命”之间的张力正在重新平衡。从2022年开始的“以抑通为先”策略,可能逐渐向更为均衡的就业-通胀双重考量回归。

 

结语:警钟已鸣 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鲍曼与沃勒的表态凸显了美联储内部对当前政策是否“过于紧缩”的深层思考。他们共同警告,如果等到衰退迹象全面显现再行动,将迫使美联储不得不祭出更大规模、更剧烈的政策修正,代价更为沉重。

 

市场、企业与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未来数据与政策会议的风向,当前货币政策正站在转折点上。降息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而“太迟”可能代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