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 流动性揭秘 Timing 是打破市场格局的最佳契机

Hyperliquid 的流动性总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也可能带来令人措手不及的风险。

 

2025 年 8 月 27 日,Hyperliquid 的比特币现货交易量仅次于币安,并在上月交易量首次超过 Robinhood 的消息公布后,市场再次迎来风波。一笔超级巨鲸地址的盘前合约下单直接“攻击”了 $XPL 市场,造成千万美元级别的用户损失。

 

不同于 BTC、ETH 等主流交易市场,Hyperliquid 的盘前合约市场本身成交量有限。巨鲸凭借规则漏洞,无需许可即可操作,最终引发了重大损失。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在币安这样的 CEX 上,交易所早已进行封禁,几乎不可能出现类似下单狙击。而 Hyperliquid 团队在 Discord 的回应则显得低调,强调理解问题、吸取经验、改进机制,但暂不赔偿。

 

回顾 Hyperliquid 的安全事件处理历史可以看到,其策略因事件性质而异。

 

- 2024 年 11 月,BitMEX 创始人 Arthur Hayes 指出 Hyperliquid 架构中心化;

 

- 2025 年初,50x 巨鲸爆破 HLP 金库事件后,团队调整了多个币种的杠杆倍数;

 

- 2025 年 3 月,面对 $JELLYJELLY 的恶意狙击,团队直接下场拔网线保护自身;

 

- 2025 年 8 月,巨鲸攻击 $XPL 盘前合约,官方则强调风险自担。

 

可以发现,当事件影响协议自身利益时,团队会动用超管权限;若只是去中心化治理层面的问题,则以制度和流程优化应对。任何交易所,无论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都难以避免散户与巨鲸之间的流动性冲突。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 Hyperliquid,也同样发生在币安、Robinhood 及其他交易平台。

 

时空循环中的流动性引力

 

2022 年 Perp DEX 风潮兴起,FTX 崩盘留下空白市场,币安依然沿用上币策略,而 Pump Fun 则重塑了定价逻辑。Hyperliquid 并不孤立,其策略借鉴了币安模式:主站 + 链上扩展,通过无 KYC 链吸引流动性。

 

FTX 崩盘后,币圈出现大规模空白:Solana 的正统性被 Backpack 获取,Polymarket 主导政治事件预测,GMX、dYdX 统治 Perp DEX,Bybit、Bitget 等中心化平台仍在链下角逐。币安受监管限制,市场一片混乱,但也提供了 Hyperliquid 打破格局的机会。

 

Hyperliquid 选择 CLOB(Central Limit Order Books)模式,链下撮合、链上结算,并结合 GMX 的 LP Token 激励机制,正式启动交易生态飞轮。虽然技术并非绝对新颖,但在 2023-2024 年 Meme 狂潮和 Pump Fun 的推动下,Hyperliquid 获得了第一批忠实用户。

 

小批量资金在 Hyperliquid 上的实验,使 Meme 交易机制与 Solana 生态充分发挥,推动市场创新。流动性得以快速验证,为大额资金和主流币的进入提供基础。Hyperliquid 通过双重控盘策略(空投 + 自身交易所现货控制),稳住初始动量,为后续上市和扩张铺路。

 

VC 和做市商的参与并不破坏其机制,反而让流动性更具韧性。Paradigm 在 2024 年 11 月进入 $HYPE 体系,为早期市场增添了资本支撑。

 

散户退场后的大户盛宴

 

随着 Meme 币热潮退去,散户交易意愿下降,大户与机构成为 Hyperliquid 流动性核心。Pump Fun、Berachain 和 Story Protocol 等项目中,散户离场,而大户收益显著。BTC 和 ETH 高杠杆成为少数投资机会,吸引大资金入场。

 

Hyperliquid 通过无许可市场与散户建立直接联系,形成稳固用户基础。50 万 no KYC 用户大多是大户或巨鲸,交易自由度与流动性吸引力极高,创造了类似 USDT、Onlyfans 的金融生态奇迹。即便盘前合约遭遇攻击,也验证了 Hyperliquid 用户号召力与治理体系的韧性。

 

数据显示,Hyperliquid 团队仅 11 人就创造了年收入 11.67 亿美元,人均超过 1 亿美元。这背后,是互联网规模效应、人类欲望与全球金融创新交织的产物。

 

Timing 是打破结构的最佳入口

 

Hyperliquid 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和机制,更取决于市场时机。FTX 崩盘后,币安受监管束缚、上币逻辑限制,Pump Fun 击穿币安定价体系,Perp DEX 出现巨大的市场空白,而 Hyperliquid 借机搭建 $HYPE 飞轮。

 

Hyperliquid 并非唯一尝试,但它在 Timing、流动性布局、散户和大户博弈中展现了独特优势。无论技术多么先进,资本多么充足,市场空白期与策略契机永远是突破现有格局的关键。

 

在散户拒绝交易、山寨币退潮的时代,大户和机构的流动性成为主旋律。Hyperliquid 的经验表明,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掌握时机和流动性控制能力,才是真正的胜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