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 合伙人的十年建议给 Web3 创始人在新周期里专注三件事

在 Web3 世界里,周期不是偶然,而是常态。牛熊交替既像资本的潮汐,也像自然的四季。对创始人而言,最大的挑战从来不是预测下一次反转,而是如何在高低起伏中存活下来,并在逆势中构建出长期价值。

 

a16z crypto 合伙人 Arianna Simpson 最近在播客中分享了她十余年投资加密行业的经验。从比特币白皮书的震撼,到稳定币的产品市场契合,再到 Crypto 与 AI 的交叠,以及对创始人的核心忠告,这些观察与经验不仅适用于硅谷,也为中国的 Web3 创始人和高净值投资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策略。

 

Arianna 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表示,真正让她留下来的并不是比特币白皮书带来的瞬间心动,而是十余年里亲历的起起落落。她见证了比特币的诞生、DeFi 的繁荣、NFT 的狂热,也经历了随之而来的泡沫与冷却。长期观察让她形成一个清晰认知:加密行业从来不是线性成长,而是剧烈波浪式推进,情绪与资本交替涌退。

 

因此,她将关注点从“预测下一波风口”转向“识别谁在逆风构建”。她的投资策略更像是一种跟随策略:跟随最优秀的创始人正在做的事情。当最强的创始人涌向稳定币,资金就应靠拢那里;当尖端团队在 Crypto × AI 或 DePIN 上持续投入,新的价值洼地往往也会随之形成。这种方法论对中国的创始人和高净值投资者同样适用:冷却期不是借口,而是一种筛选,只有在没有掌声的年份里仍能推动产品和技术栈向前,才能说明方向和人都可靠。对于投资者而言,评估的重点不在主题热度,而是团队在困难时期保持速度、纪律和使命感的能力。

 

聚焦到稳定币领域,Arianna 的判断很朴素:它之所以成为当下的重心,并非新的投机故事,而是因为两端都在真正使用——消费者用它跨境转账、对冲本币波动,企业用它进行结算和资金调拨。过去一年半,支付速度与成本问题得到改善,稳定币才从想象中的支付网络转变为现实中的结算层。对于中国出海团队而言,真正的痛点常在资金流环节:如何稳定、低成本、可追溯地支付给东南亚团队、非洲节点维护者、拉美渠道合作伙伴;如何让海外客户在无需复杂对公流程的情况下完成付款;如何在美元环境中管理周期性应收、在本币环境中控制汇率风险。稳定币的价值不在“币”,而在“轨”,即资金流动、身份校验、对账回执和税务留痕的标准化轨道。

 

Arianna 强调,短期内稳定币会百花齐放,但长期将收敛为少数有规模、有信誉、有生态位的稳定币。前端体验会逐步抽象化,用户几乎不感知具体币种,后台通过“轨交互通”完成清结算。团队应将精力放在务实设计上,例如将业务流程、风控与财务系统彻底“稳定币原生化”,让产品天然在美元计价、链上结算和对账路径上运行,从而在跨境效率和可信度上领先同类。对于高净值投资者,稳定币既是新的现金管理工具,也是全球流动性的低摩擦通道,但需谨慎选择对手方、分散托管与钱包,并将合规可解释性作为首要约束。

 

在技术趋势方面,Arianna 强调,超级周期往往不是单技术驱动,而是几条曲线在同一时间窗叠加共振。如今最清晰的组合是加密的去中心化激励、AI 的集中算力和数据需求,再叠加 DePIN 的现实世界资源编排。对中国创始人而言,硬件供应链、制造部署和边缘节点工程能力是长期积累的核心资源。如果能够用稳定币打通“贡献—度量—支付”链条,激励真实世界数据与资源上链,再将其打包为 AI 可消费的标准化产品(数据集、标注、带宽、存储、推理时间片),就有机会构建供给侧平台。这是一套严肃的运营学,而非仅仅是 PPT 式的代币经济学,需要指标定义、反作弊、结算频率、争议处理和信誉系统的工程化落地。

 

Arianna 还指出,真实性与可验证性是未来的基础设施:可验证的时间戳、生成路径、设备签名和操作主体追踪,都是内容和商品互联网的新水电煤。对于品牌出海、二手交易和奢侈品流通的中国团队,这些都是现实可落地的增量机会。AI 代理同样需要约束:钱包即权限系统,有限理性代理在明确策略和预算约束下完成事务,是可行的应用方向,而不是无限扩展的万能代理。

 

融资和治理方面,Arianna 回顾 2020–2021 的牛市环境,警示创始人不要依赖“幻觉式融资”。她建议回归基本功:准备可打的材料,诚实呈现指标,把融资目标设在保守但可超额的位置。对中国团队而言,顺序应是先把底座跑通,再谈钱:技术与产品工程韧性、合规政策路径、可验证的商业闭环。在叙事中少谈“币”,多展示供给侧基础设施和真实可计费的资产或服务。治理同样回归常识,股权、董事会、归属期和创始人离职条款等基础安排决定了企业在第一次大风浪中能否存活。

 

在竞争与扩张上,Arianna 建议用产品节奏、关键指标和客户故事定义叙事,而不是沉迷于对线。对于中国团队,专业品牌团队、媒体白名单、KOL 倡导和用户社群教育是基础设施。增长失控需分级处置,优先保障资金安全与用户资产,再保可用性,最后优化体验。并购也是战略手段,评估标准是战略契合、用户价值、团队延续性和技术路线尊重,而非情绪化判断。

 

最终,Portal Labs 总结给中国 Web3 创始人的核心建议是:先把难而正确的事情做久一点,少追题材,多看十年后谁仍在场、谁的系统仍在运行。周期会继续起伏,但真正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浪潮本身,而是你在什么地基上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