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启动稳定币监管征求意见 GENIUS法案进入落地关键阶段

美国财政部近日迈出了将《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落地为正式监管体系的重要一步。财政部发布了“拟议规则制定预先通知”(ANPRM),广泛征求行业、投资者与公众的意见。这份征求意见文件的覆盖面极广,几乎涉及稳定币生态的所有关键环节,从发行人资质认定、储备金披露,到跨境流通、反洗钱机制、市场营销限制以及税收政策空白,都在讨论之列。财政部意图通过这一轮反馈,为未来正式立法与监管规则建立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安永的一份调查,GENIUS法案若正式落地,稳定币的采用率将显著提升,跨境交易额有望攀升至4万亿美元。调查还显示,已有13%的企业开始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而在尚未使用的企业中,超过一半(54%)预计将在未来6至12个月内跟进。这预示着,一旦监管框架确定,稳定币将在全球商业支付和金融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财政部此次征求意见的核心议题之一是“谁可以在美国合法发行支付型稳定币”。根据GENIUS法案的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支付稳定币发行人(PPSI)才具备发行资格。ANPRM则进一步询问,是否需要新增定义、或设置“安全港条款”,以允许某些小规模、有限度的交易作为例外。这一问题的答案,直接决定了USDT等海外主导型稳定币在美国的存续空间。

 

作为全球最大稳定币USDT的发行者,Tether正面临抉择。BeInCrypto撰稿人Camila指出,GENIUS法案一旦签署,将给予发行人18至36个月的过渡期,若无法达标,将被禁止在美国市场运营。Tether可能有三条道路:遵守规则、彻底退出,或推出合规版本。事实上,Tether已经宣布将在美国市场发行一款专为本土监管设计的美元稳定币USAT,以显示其适应意愿。

 

GENIUS法案同时对外国发行人提出了要求。境外发行人若希望在美国提供稳定币服务,必须证明其所在国家的监管框架与美国的联邦制度相符,并具备合规能力。财政部在ANPRM中希望公众反馈,哪些国家的制度有可能被认可,哪些方面的差异会造成制度摩擦。这意味着,美国未来不仅会影响本土市场,也将间接推动其他国家的监管趋同。

 

另一个焦点是储备金的管理和透明度。GENIUS法案要求发行人必须在每月披露储备情况,涵盖资产构成、平均到期时间、托管地理位置与流动性安排。然而,财政部仍认为规定不足,在ANPRM中特别提问,是否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储备金托管与风险管理的标准。这表明美国在防止稳定币引发系统性风险方面,仍在寻求更严格的制度设计。

 

跨境适用性问题同样被重点提出。GENIUS法案明确指出,凡是向美国用户提供稳定币服务的境外发行人或相关机构,都将受到域外适用条款的约束。这意味着美国可能通过监管延伸和制裁手段,将境外行为纳入合规框架。财政部正在询问,如何在法律层面具体处理这些跨境机制。

 

税收仍是法律中的灰色地带。GENIUS法案对发行、储备、合规、处罚等环节做出规定,但并未明确支付型稳定币在联邦所得税上的具体定性。这留下了不确定性,为美国国税局(IRS)的解释和后续规则制定留下空间,也可能对稳定币的激励设计和市场吸引力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利息支付问题成为银行业与加密行业的争论焦点。GENIUS法案禁止稳定币发行人直接支付利息,但未禁止交易所或其他服务商向用户提供类似“奖励”。例如Coinbase向用户支付4%的稳定币存储奖励,就属于“间接支付”。传统银行担心这将吸引存款流出,已持续游说修改条款。财政部在征求意见中特别提出,应如何界定和监管这类间接支付方式。

 

总体来看,GENIUS法案已从立法理念走向实际落地的关键阶段。此次征求意见不仅决定稳定币在美国的合规边界,更将塑造未来全球稳定币市场的格局。无论是Tether的合规转型,还是美国如何处理跨境协调问题,最终都将对国际金融秩序和数字货币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