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正式批准了针对现货大宗商品(包括加密资产)的交易所交易产品(ETP)通用上市标准。
表面上,这似乎是一条略显枯燥的监管新闻,但对于加密行业而言,却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SEC主席Paul S. Atkins在声明中强调,此举旨在简化上市流程、提升投资者选择并促进创新。然而,市场的理解要直白得多:属于加密货币的“ETP盛宴”已经正式开启。
你的加密ETF其实不是传统ETF
要理解这场变革,首先要区分华尔街的“字母汤”。人们习惯称之为“加密ETF”,但实际上大多数产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ETF。
ETP是总称,涵盖所有能够在交易所自由买卖的结构化产品。ETF是其中最为成熟的类别,通常直接持有一篮子多元化资产,并受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的严格监管。相比之下,加密类的现货产品大多是单一资产,如比特币或以太坊,无法满足多元化要求,因此其结构更接近于ETC(交易所交易商品)。
换句话说,当投资者买入所谓的“比特币现货ETF”时,实际持有的是一种与黄金ETF类似的商品信托。它的合规性和流动性不成问题,但其监管保护水平与传统股票ETF并不完全等同。
SEC审批的制度革新
在过去,任何现货加密ETP想要上市,都必须经过冗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审核流程,往往需要长达240天的等待。发行方必须证明其产品能够有效防范操纵和欺诈,这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门槛。
而此次SEC推出的“通用上市标准”堪称一次制度性升级。只要某一加密资产的期货合约已经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的市场中稳定交易超过六个月,相关现货ETP便可直接进入上市流程,审批时间缩短至60至75天。这相当于为合规资产开启了一条透明、高效的“快车道”。
绿名单资产与关键角色
这一规则直接催生出一份“绿名单”。凡是在CFTC监管的Coinbase Derivatives期货市场交易时间超过六个月的主流加密资产,其现货ETP均可顺利上市。名单中的明星包括比特币、以太坊、Solana、莱特币、狗狗币、Cardano、Avalanche、Chainlink、Stellar和瑞波币等。
这里的角色分工也十分关键。Coinbase的合规期货市场是“资格认证中心”,为资产提供入场券;而Nasdaq、Cboe和NYSE Arca等传统证券交易所,则是投资者最终买卖这些产品的“店面”。这种上下游衔接,标志着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正在深度融合。
资本洪流与市场重构
SEC的决定不仅是一纸文件,它可能重新定义加密市场的结构。
首先,资金面将迎来巨变。此前,比特币现货ETP在推出一年内就吸引了超过360亿美元的净流入,显示了长期被压抑的机构和个人投资需求。一旦Solana、Chainlink等资产的ETP逐步上市,分析人士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出现超过100只新产品,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千亿级美元的新增资金。
其次,市场节奏被重新塑造。ETP的运作模式带来“下午四点效应”,因为基金公司必须在纽约时间结算前后大量买卖现货,导致Coinbase等交易所在这一时间段交易量激增。原本24小时不眠不休的加密市场,正在逐渐与华尔街的作息同步。与此同时,SEC近期批准的“实物申赎”机制也将显著降低成本,改善流动性,使加密ETP的运作更接近传统成熟基金。
Coinbase与交易所的新战争
对于Coinbase而言,这场变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投资者能够通过传统券商购买ETP,其零售交易收入可能面临分流。另一方面,更大的机会来自B2B机构业务。作为托管人和合规服务提供商,Coinbase正在成为ETP生态中的“军火商”,为整个行业提供不可或缺的底层支持。而那些缺乏美国合规基础的交易所,则可能在竞争中逐渐边缘化。
未来展望
SEC为加密ETP铺设的这条“高速公路”,无疑是加密资产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但这只是序章。随着资本的涌入和华尔街的深度绑定,加密行业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国际风险情绪的影响。
在这场盛宴背后,机遇与风险并存。对于参与者而言,唯一不变的是规则正在快速演变。理解并适应这些新规则,拥抱合规化与机构化浪潮,同时保持对风险的敬畏,才是立足于加密新时代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