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链上支付的融合前景正在加速到来

谷歌近日发布了一项名为 Agent Payments Protocol(AP2) 的新协议,专门面向AI Agents的支付需求。这一动作意味着互联网巨头终于正式进军AI Agents支付领域,一个长期被加密生态先行探索的赛道。

 

长期关注加密行业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一切并不陌生。早在谷歌之前,Virtual生态中的AI Agent BYTE就已经率先落地了支付功能,并且被Coinbase集成到实际应用中。在BYTE的实践中,支付方式直接采用了USDC这样的稳定币,从一开始就与加密资产天然结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直认为,AI Agents支付的核心驱动力理应来自加密生态的原生企业。因为链上支付的特性——公开透明、可验证、不可篡改——本就是支付场景的底层需求,而这些特性恰恰是区块链天生具备的,而传统互联网公司并不具备。

 

那么,谷歌此时切入,有何深意?

 

谷歌的切入点并非“重造支付”

 

从谷歌公布的AP2协议细节来看,它并没有试图颠覆链上支付的流程,而是着眼于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如何证明AI Agent发起的支付请求是人类真实意图的延伸,而非欺诈。

 

在公告中,谷歌特别强调了两个典型应用场景:

 

1. 实时购物(人类在场):人类当场下达指令,AI Agent执行并付款,整个指令被记录以证明支付确系人类意图。

 

2. 代理任务(人类不在场):人类预先设置支付条件,AI Agent在满足触发条件时自动执行交易,指令同样被记录,确保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换句话说,AP2的价值在于建立AI Agents支付的“可验证来源”。它不是在重新定义支付的货币单位或交易方式,而是强化了“支付行为的责任归属”,让AI与人类的指令关系具备法律和合规意义上的可追溯性。

 

以太坊、EigenCloud与Coinbase的角色

 

更耐人寻味的是谷歌的合作名单。公告中提到的以太坊基金会、EigenCloud(原EigenLayer)以及Coinbase,都揭示了加密生态与AI支付的紧密结合。

 

- 以太坊基金会:近期成立了专门针对AI验证的机构,释放出一个信号——以太坊核心团队不愿在AI时代缺席,并可能与谷歌形成某种协同。

 

- EigenCloud/EigenLayer:其愿景是将以太坊的安全性扩展至更多应用。尽管过去几年声量不大,但AI Agents支付可能成为它重启增长的关键应用场景。

 

- Coinbase:作为美国合规交易所代表,已经集成了多个具备支付能力的AI Agents。如果AP2得到普及,Coinbase极有可能成为最大的直接受益者,构建出一个更加完善、安全的加密支付闭环。

 

两个世界的殊途同归

 

链上支付原本就是AI+Crypto叙事中最具想象力的应用之一。Virtual生态等加密原生项目的早期探索,验证了稳定币支付与AI Agents的高度契合。而如今,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最终落点却与加密生态的实践不谋而合。

 

这种“殊途同归”很可能意味着:未来的AI Agents支付不会再是单一赛道的独角戏,而是科技巨头与加密生态的融合之作。它既具备链上的透明与安全,也兼具互联网平台的规模与普及。

 

展望未来

 

AI与链上支付的结合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它还可能深刻影响未来的金融模式和人机交互方式。随着AP2这样的协议逐步落地,我们或许很快会看到:

 

- AI自主完成购物、支付、理财等日常任务,并具备合规意义上的可验证性;

 

- 稳定币成为AI Agents的“通用货币”,推动链上支付渗透进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 互联网巨头与加密生态展开合作与竞争,推动AI+Crypto成为下一代金融与计算平台的重要基石。

 

在这场融合之路上,传统互联网与加密世界正在彼此靠近,未来的支付格局或许将由双方共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