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跌破十一万美元 九月魔咒再度笼罩市场 十月能否迎来反转

北京时间9月26日凌晨,加密货币市场再度遭遇沉重打击。比特币跌破11万美元的关键支撑,以太坊跌至3900美元下方,创下近七周新低,Solana单日跌幅超过7%。整体市场市值在短短数小时内蒸发逾1400亿美元,近25万名投资者被爆仓,损失金额高达11亿美元,其中多头仓位被强制平仓规模超过17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本周第二次大规模暴跌。就在周一下午,加密市场曾突发“闪崩”,一小时内爆仓金额超过10.26亿美元,多头仓位损失高达10.07亿美元。短短一周的连续重挫,让市场再次想起了那句令投资者心惊的老话——“九月魔咒”。

 

九月魔咒是否再度应验

 

所谓“九月魔咒”,是指在比特币的历史走势中,九月份往往表现疲软,平均回报率为负。2017年至2022年,比特币在九月连续六年收跌,这一现象被投资者视为季节性规律。虽然2023年和2024年这种趋势一度被打破,但2025年的市场表现似乎又回到了老路。

 

进入九月以来,加密货币市场原本保持温和上涨,但自下旬起波动急剧放大。本周接连两次暴跌,使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大幅回调,Solana更是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历史经验显示,九月本就常常是风险资产的低谷期,无论是美股还是加密市场,平均收益率均远低于全年水平。因此,若比特币最终以低位收官九月,并进入四季度的震荡格局,似乎也并不令人意外。

 

资金撤离与叙事降温加剧市场承压

 

加密货币市场的下跌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一是机构资金的明显撤离。数据显示,美国现货以太坊ETF已经连续四天出现资金净流出,累计规模达5.47亿美元;现货比特币ETF也连续三次出现净流出,总额4.79亿美元。机构资金曾是本轮牛市的关键推手,但当这一支撑力量减弱,市场自然失去了上行动能。

 

此外,近期大热的数字资产财库(DAT)概念逐渐失去吸引力。多数DAT的mNAV溢价正在快速收窄,以太坊DAT的加权平均mNAV更是从夏季高点的5倍以上跌至不足1倍。监管的不确定性也加速了这一趋势,美国SEC和Finra已对200多家采用DAT策略的公司展开调查,担忧其存在信息披露违规。这意味着单纯依靠财库购入加密资产来推高市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宏观与黑天鹅事件共同打压信心

 

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样是压制市场的重要因素。美国近期经济数据强劲,GDP增速超预期,就业市场也展现韧性,这让市场对美联储10月降息的预期降温。联储内部对后续降息的分歧愈加明显,主席鲍威尔虽为进一步降息留有余地,但强调政策需保持谨慎。对于依赖流动性推动的加密市场而言,降息的不确定性无疑加大了波动风险。

 

与此同时,本周两起“黑天鹅”事件进一步恶化了市场情绪。9月23日,UXLINK疑似遭遇黑客攻击,损失逾1130万美元;次日,GriffinAI旗下的GAIN代币也在BNB链上被非法铸造50亿枚,价格暴跌超过90%。这些安全事件不仅打击了相关代币的信任度,也让整个市场的恐慌情绪被放大。

 

四季度市场能否企稳回升

 

尽管短期遭遇重创,但多家机构和分析师仍对四季度的加密市场保持相对乐观。Coinbase研究指出,流动性韧性、宏观环境改善以及支持性政策将为市场提供反弹动力。灰度(Grayscale)也认为,美国正在推进的加密市场结构立法以及商品型ETP的放行,将为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引擎。

 

机构需求的增长趋势亦不可忽视。VanEck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90家公司合计持有1630亿美元的比特币,而同期比特币产量远不足以满足需求,说明机构正逐步认可其稀缺性和价值存储功能。与此同时,以太坊作为“中立链”的定位受到华尔街和政策层青睐,甚至有分析人士预测其将进入长达十余年的“超级周期”。

 

在企业端,数字资产财库的结构性转型也值得关注。Bitwise的分析指出,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将以太坊纳入财库,不再仅仅依赖比特币。以太坊的可编程性正在使其从投机资产转型为金融市场的核心工具。

 

不过,也有分析师提醒,目前市场依旧处在修正区间内。CryptoQuant的数据显示,比特币关键支撑位在10.95万美元附近,若守住该位置,价格有望重测11.77万美元,但若跌破则可能引发更深度的调整。

 

结语

 

九月的连续暴跌无疑为加密市场投下阴影,也让“九月魔咒”的说法再次被提起。资金外流、叙事降温、宏观不确定性与突发事件共同压制了市场的短期表现。然而,从机构持续配置、政策逐步明朗以及技术叙事深化来看,四季度市场仍具备反弹契机。

 

比特币和以太坊能否在10月重拾升势,将取决于全球流动性环境、美联储政策走向以及市场信心的恢复。如果这些因素逐步改善,九月的阴霾或许会在十月迎来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