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稳定币行业的核心竞争,正从“发行规模”转向“监管牌照”。随着美国货币监理署(OCC)重新确认银行可以参与加密托管与稳定币活动,越来越多的加密巨头纷纷涌入国家信托银行赛道,掀起了一场稳定币合规化的“新战役”。
一、OCC重新开闸:监管松动引发连锁反应
2025年3月7日,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布新信件,撤销了2021年11月18日发布的第1179号解释性信件,并重申联邦银行与储蓄协会可从事加密资产托管、分布式账本验证以及稳定币相关活动。OCC的表态意味着此前模糊地带的加密银行业务重新获得了政策认可,为稳定币机构提供了合规路径。
仅几个月后,8月18日,OCC再度发声,强调“社区银行可与稳定币开发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创新并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并承诺将动态更新监管框架。这一系列表态被业界视为美国金融监管对加密业务“重新拥抱”的信号。
监管层的转向立刻激发了行业反应。短短几个月内,包括 Circle、Ripple、Paxos、Coinbase、Bridge 等在内的多家头部公司相继向OCC提交国家信托银行申请,试图在新规则下占据先机。
二、主要申请者概览:巨头集体“转正”
1. Circle:构建自有储备托管体系
6月30日,Circle向OCC申请国家级信托银行牌照,拟设立“First National Digital Currency Bank, N.A.”。若获批,该银行将成为USDC储备的官方托管人,并为机构客户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目前,USDC储备主要由纽约银行托管、贝莱德管理。牌照获批后,Circle可直接接管这一体系,实现更高的资金透明度与监管合规性。CEO Jeremy Allaire 表示,这将成为“机构信任的根基”,让Circle在稳定币全球化竞争中稳固地位。
2. Ripple:打造双监管框架下的信任标杆
7月3日,Ripple确认申请成立“Ripple National Trust Bank”。该银行将受OCC与纽约金融服务部(NYDFS)双重监管,并寻求美联储主账户准入,以便直接参与中央银行支付系统。
Ripple CEO Brad Garlinghouse 称,这一举措将为Ripple USD(RLUSD)稳定币树立“全行业信任新标准”。Ripple希望借此打通链上与传统支付系统的接口,成为美元数字化的关键节点。
3. Paxos:从信托公司到国家银行的升级
8月11日,PayPal稳定币发行方 Paxos 宣布再次申请国家信托银行执照。这是该公司继2020年申请后重新出发。
若获批,Paxos 将从州级有限信托机构转型为联邦信托银行,监管级别更高,能在全美范围提供托管与结算服务。业内人士称,这将赋予 Paxos “全球范围内的监管信用背书”,使其在跨境稳定币支付领域占得先机。
4. Coinbase:强化机构服务基础设施
10月3日,Coinbase正式向OCC提交国家信托公司申请。其机构部门负责人Greg Tusar指出,该特许可简化新产品审批流程,并加速传统金融与加密服务的融合。
Coinbase并不寻求成为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而是希望通过该执照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托管、支付与清算服务,推动更多机构客户进入数字资产市场。
5. Bridge:Stripe的稳定币金融化布局
10月15日,被支付巨头 Stripe 收购的 Bridge 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特许。该公司计划提供托管、稳定币发行及储备管理服务。
Bridge 联创 Zach Abrams 表示,稳定币将成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层”,信托银行牌照则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制度基石。
目前,Bridge 已为多款主流稳定币提供发行服务,包括 Phantom 的 CASH、MetaMask 的 mUSD 和 Hyperliquid 的 USDH。
6. Anchorage Digital:行业先行者的范本
早在2021年1月,Anchorage 就获得OCC有条件批准的国家信托章程,成为美国首家“数字资产银行”。其业务覆盖托管、质押、治理与交易,并在2024年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要支付机构牌照。
Anchorage 的成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行的监管路线与运营模型,也验证了“信托银行化”是数字资产公司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GENIUS法案推动合规化潮流
稳定币企业扎堆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的根本原因,离不开《GENIUS法案》的通过。
该法案确立了“支付型稳定币发行机构(PPSI)”制度,规定所有在美国发行稳定币的实体必须获得监管批准,并提供三种合规路径:
1. 由联邦监管机构批准的存款机构子公司;
2. 向OCC申请国家信托章程的非银行机构;
3. 向州级监管机构申请的中小发行方(发行额低于100亿美元)。
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持有100%高质量流动资产储备,并接受定期审计与透明披露。这意味着,想要在全美范围合法运营,获得OCC批准的国家信托银行牌照成为最直接、最权威的选择。
Winston & Strawn 律师事务所律师 Logan Payne 指出,《GENIUS法案》在实质上“逼迫”发行方银行化,因为绝大多数稳定币发行商的业务早已超出单一发行范围,需要托管、清算、支付及金融市场接入能力。
四、背后的深层逻辑:从“监管避险”到“制度内生”
稳定币企业申请银行牌照,既是对监管趋势的顺应,也反映了行业自我进化的必然。
一方面,拥有国家信托银行资格能让企业直接接入美国银行体系,从而在清算速度、安全性与流动性管理上大幅提升。例如,Ripple 与 Paxos 都在寻求美联储主账户,以便稳定币储备能够存放在央行系统内。
另一方面,获得OCC监管的机构不仅能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信任,还能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入场,为稳定币构建真正的“美元金融桥梁”。这将使稳定币从“链上支付工具”升级为“美元金融体系的技术延伸”。
此外,牌照化还将提升国际竞争力。未来,能获得美国联邦监管批准的稳定币机构,将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最具合法性与透明度的加密主体,为跨国支付、RWA代币化及央行数字货币(CBDC)合作铺平道路。
五、结语:从牌照之争到金融秩序重构
短短数月,美国稳定币行业正经历从“监管边缘”向“制度核心”的转变。
Circle、Ripple、Paxos、Coinbase、Bridge 等巨头的集体行动,标志着加密企业开始主动融入主权金融体系,而非与之对抗。
未来,国家信托银行牌照不仅是一纸监管通行证,更是稳定币走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核心的“制度护照”。
在这场稳定币信托竞赛中,赢家将不只是某一家公司,而是整个加密金融行业迈入主流体系的集体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