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Hyperliquid在运营两年多后首次触发了跨保证金自动减仓(ADL, Auto-Deleveraging)机制。这一事件标志着市场波动极端到连平台自身的保险金库(HLP)都无法完全吸收风险。要理解此次事件的深层含义,首先需要弄清两个核心概念:HLP是什么?ADL为什么存在?
Hyperliquid的HLP是什么
HLP,全称Hyperliquid Protocol Vault,直译为“协议金库”,在Hyperliquid生态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官网介绍指出,HLP既负责市场做市,也处理清算,同时可获取部分交易手续费。
类比来看,HLP就像一个“共享保险箱”或“公共资金池”,任何人都可以向其中存入资产,这些资金会用于维持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并为极端行情提供风险兜底。
HLP的核心职责包括两点:
1. 维持市场流动性
在交易市场缺乏买卖双方时,HLP会主动提供报价或接盘,让订单簿保持健康,从而降低滑点、优化交易体验。
2. 承担清算后备角色
当交易者仓位亏损严重被强制平仓时,系统会优先尝试市场清算。但在极端行情下,如果市场缺乏足够对手盘,HLP会接手剩余仓位,继续持有直至市场恢复。换句话说,HLP就像赌场中的“替补玩家”,确保交易在极端情况下依然顺利运行。
此外,HLP内部设置了多个子金库(child vault)以分散风险,避免单一市场的剧烈波动拖垮整个系统。这种设计保证了平台在面对大额头寸或极端行情时仍保持偿付能力。
ADL的作用与触发机制
ADL,全称Auto-Deleveraging,即自动去杠杆,是HLP之外的“最后一根保险丝”。它仅在所有常规清算手段(市场清算、HLP承接)均无法解决风险时触发。
永续合约市场是零和博弈系统,每个多头仓位对应等量空头仓位。当价格剧烈波动,亏损方保证金耗尽时,交易所必须迅速清算,以防系统出现负资产,确保盈利方能够收回资金。
Hyperliquid的清算机制可视为“三层瀑布”:
1. 市场清算:通过订单簿自动平仓亏损方。
2. HLP后备清算:HLP接手无法在市场上完成的仓位。
3. ADL触发:当HLP资金仍不足以吸收亏损时,从盈利方中强制削减仓位,以保持整体资金平衡。
ADL执行逻辑是:优先选择盈利最多、杠杆最高、仓位最大的用户进行减仓。这意味着高杠杆、大仓位的交易者在极端行情下最容易被迫平仓。类比现实场景,就像航班超售时先劝请头等舱乘客下机,资源占用最多的人首先被要求让位。
ADL的意义与风险
ADL并非惩罚机制,而是保护机制。它对平台、用户及生态系统都有重要作用:
- 对平台:确保永续合约市场稳定运行,防止系统性破产。
- 对用户:警示高杠杆交易者,盈利可能因系统风险而被动平仓。
- 对生态:展示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的风险自治能力,不依赖政府或外部救助。
在极端行情下,ADL的存在是市场自我修复的标志,而非灾难,它确保零和博弈体系能够继续运转。
HLP与ADL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Hyperliquid创始人Jeff在10月12日表示,在20分钟内,HLP通过后备清算处理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头寸。HLP作为“最后流动性提供者”,不会挑选高盈利订单以牟利,而是以维护系统偿付能力为核心使命。Hyperliquid不收取任何清算费用,这与其他平台通过承接清算赚取巨额收益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HLP的子金库在此次ADL中也出现了抵押不足的情况,这是系统设计使然:子金库与整体策略隔离,保证风险局部化。在参与ADL时,HLP与普通用户享有相同待遇,无任何特权。整体来看,HLP子金库是ADL触发方中规模最大的地址群体,其对手方盈利方在市场波动中额外实现数亿美元利润。
这种设计体现了Hyperliquid在风险管理与公平性上的理念:最大限度保障协议整体利益,同时避免“以风险换收入”的行为。
总结
Hyperliquid首次触发跨保证金ADL事件,再次证明了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在极端行情下的风险管理能力。HLP作为最后流动性提供者提供了必要的防护,而ADL则确保了系统在HLP资金不足时依然能够维持平衡。
对于交易者而言,这是高杠杆、高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提醒;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这是市场自治与透明的体现;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次事件展示了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在极端行情下的韧性与自我修复能力。
透明与公平,是Hyperliquid设计和运营的核心价值,也是整个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石。未来,无论市场波动如何,HLP与ADL的机制都将继续保障平台的稳定与用户权益,为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提供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