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万枚比特币被查封 太子集团加密诈骗网络遭全球重击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与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办公室(FCDO)密切合作,对跨国虚拟货币诈骗组织“太子集团”(Prince Group TCO)及其146名成员实施全面制裁。该组织总部设在柬埔寨,由柬埔寨公民陈志(Chen Zhi)领导,通过针对美国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在线投资诈骗活动牟取非法收益。与此同时,美国FinCEN根据《美国爱国者法案》第311条规定,将柬埔寨金融服务集团Huione Group从美国金融体系中剔除,多年来该公司为网络攻击者和虚拟货币诈骗提供洗钱渠道。

 

美国司法部同步指控陈志涉嫌电信诈骗和洗钱共谋,并指使太子集团在柬埔寨各地设立诈骗园区,迫使大量个人参与所谓的“杀猪盘”加密货币投资骗局,从全球受害者手中非法获取数十亿美元资金。如果罪名成立,陈志将面临最高40年监禁,目前仍在逃。

 

美国司法部已对太子集团诈骗所得比特币提起没收诉讼,共计约127,271枚,比特币当前价值约150亿美元。这些比特币此前存放在陈志持有的非托管钱包中,是太子集团实施诈骗和洗钱活动的主要工具。司法部表示,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加密货币没收行动之一。起诉书显示,自2015年以来,陈志创立并控制太子集团,将其包装成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及消费者服务企业,但实际上其高管团队将集团打造成亚洲最大跨国犯罪组织之一,通过运营诈骗机构实施加密货币投资欺诈,从全球受害者手中非法获利。

 

为了实施这些骗局,诈骗者通过短信、社交媒体或投资平台联系不知情受害者,诱导其将加密货币转入指定账户,并承诺高额收益。实际上,这些资金被窃取并通过复杂的加密货币洗钱路径分拆、混合,最后部分存放在交易所钱包或兑换为传统货币入账。部分加密货币则保存在陈志个人控制的非托管钱包中。陈志甚至向他人吹嘘其挖矿业务“利润可观且零成本”,实际上这些资金来源于被诈骗的受害者。

 

FinCEN对Huione Group的制裁进一步凸显了太子集团跨国网络的洗钱规模。Huione Group被认定为东南亚组织犯罪实施虚拟货币投资诈骗的关键节点,仅在2021年8月至2025年1月期间就洗钱至少40亿美元,其中包括盗窃、投资诈骗及其他网络诈骗所得的加密货币。根据311条款规定,美国及其监管金融机构不得为Huione Group或其代理账户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切断其进入美国金融体系的渠道。

 

太子集团被认定为跨国犯罪组织,由陈志、核心管理团队及关联企业组成,涵盖娱乐、金融、房地产等领域,但其表面商业活动掩盖了大规模诈骗操作。美国OFAC额外制裁了117家与太子集团相关的空壳公司及一名关联官员,认定这些实体由集团控制或代表其行事。财政部还对太子集团在帕劳的投资展开调查,发现其与当地有组织犯罪团伙合作,租赁岛屿开发豪华度假村,以掩盖跨国犯罪收益。

 

陈志及其团队成员通过控制各子公司和关键金融渠道,协同操作数十亿美元非法资金,监督合法与非法业务并与银行及政府官员互动。这些核心成员包括Guy Chhay、Lei Bo、Ing Dara、Zhu Zhongbiao、Sin Huat Yeo、Zhou Yun、Chen Xiuling、Wei Qianjiang及Thet Li等。他们通过旗下公司管理诈骗园区、豪华度假村及比特币挖矿业务,将非法资金汇入陈志控制的钱包并掩盖资金流向。

 

OFAC依据行政命令13581号,将陈志及其核心成员、太子控股集团、太子银行及相关企业列入制裁名单,冻结其在美国境内或由美国控制的所有资产,并禁止美国个人与其进行任何金融交易。此次制裁也对非美国公民生效,禁止任何规避制裁或协助违规行为的行为,确保制裁效力覆盖全球金融网络。

 

这次行动不仅冻结了太子集团核心成员的巨额资产,也通过切断关键金融节点,阻断其全球加密货币诈骗网络的运作渠道。美国政府强调,制裁的目的不仅是惩罚,更在于促使行为改变、防止跨国网络犯罪继续渗透全球金融体系,为受害者追缴非法资金提供保障。